阿里巴巴(09988.HK)集團主席蔡崇信於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一個分組討論上表示,全球供應鏈的分裂在短期內會損害中國的出口,但循環效應之下最終會對中國有利。他指,當越南和印尼等國家在價值鏈上移動時,人口將會變得更加富裕,並且能夠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其中就包括中國出口的產品。
蔡崇信亦認為,生產基地不會完全由中國撤離,主要是中國的龐大勞動力通過自動化和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高效,難以尋找替代。同時,他指目前上游供應鏈的大部分仍在中國,一旦要搬遷的規模相當龐大。他以iPhone配件工廠為例,在中國設廠能夠做到於國內得到所有需要的設備,並且沒有其他國家能做到。他認為,供應鏈在中國仍然根深蒂固,供應鏈的多元化發展將會緩慢進行。
蔡崇信亦提到,阿里巴巴在港股轉為主要上市,最主要的優勢是能夠透過港股通獲得內地投資者的資金,打開了集團吸引內地投資者的能力。他透露,在阿里巴巴獲得主要上市地位的幾個月內,公司流通股中目前有約4%由內地投資者持有,同時內地投資者佔了交易量15%,為公司帶來了大量的流動性。
AI發展方面,蔡崇信指人工智能和雲計算之間有著共生關係,當大家使用人工智能時,無論是訓練大型語言模型還是應用於行業內的推理,都需要使用計算能力。他指,阿里巴巴過去投資在雲端技術,並在中國擁有最大份額和技術的雲公司,是因為留意到數據和數據數字化在公司的電子商務業務中激增。
至於脫鉤問題上,蔡崇信再提到美國政府限制對華出口高端晶片,正在迫使中國自我脫鉤和自行生產半導體,脫鉤趨勢會維持約5年後改變,主要是開發人工智能的成本昂貴,脫鉤並非可持續的情況。他認為各國將不得不合作,中美之間需要合作開發某種人工智能。他亦透露,曾與阿聯酋的人工智能部長傾談,當地正在開發自己的人工智能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