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港舉行會議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發表有關全球金融與發展報告,分析了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中國經濟展望、綠色金融的擴展作用以及技術金融在中國生產力驅動中的關鍵作用。
報告指出,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債務水平上升等;而中國經濟則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面臨國內需求不足等挑戰。中東衝突對能源市場的影響,加劇了全球經濟的波動性。此外,全球債務水平的持續上升和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也構成了潛在風險。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全球債務環境日益嚴峻,債券市場在高債務水平下運行,增加了金融市場的脆弱性。
報告還稱,美國貨幣政策的行為、後果及全球傳導機制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美國通過提供財政激勵措施鼓勵先進半導體製造業的回流,短期內成功吸引了東亞領先半導體制造企業如台積電和三星在美國投資建設先進製造設施。然而,這種政策也引發了其他國家對技術民族主義和新工業政策有效性的廣泛討論。
中國經濟展望: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挑戰機遇
報告指,中國經濟在面臨國內外複雜環境況下,依然保持穩定增長。現時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國內需求不足,特別是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傳統增長動力逐漸減弱,而新經濟增長動力尚未完全形成,導致經濟增長面臨壓力。
為了促進新經濟增長動力的形成,中國正致力於發展新興高質量生產力。人工智能和半導體行業作為新經濟增長的關鍵領域,面臨著研發投入有限、成果轉化率低等挑戰。報告指出,儘管中國在研發總投入中佔比不斷提高,但基礎研究的投入比例仍然較低,僅為5%左右,這限制了技術瓶頸的突破和核心創新能力的提升。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科技創新。這些政策包括稅收優惠、財政補貼、人才引進等,旨在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創新支持。此外,中國還設立了多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為科技創新提供平台和支持。
然而,國內需求不足仍然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房地產市場下行對經濟增長產生了深遠影響,政府正在採取措施刺激國內需求,包括調整房地產市場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等。同時,中國政府還積極推動外部環境的改善,加強與主要經濟體的合作,為經濟增長創造更有利的外部條件。
香港作為中國的重要經濟特區,經濟表現也備受關注。報告指出,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吸引了大量外國直接投資。根據UNCTAD的數據,2023年香港吸引了1127億美元的外資流入,顯示出作為投資樞紐的強大吸引力。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金融、貿易和物流等方面的優勢,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做出貢獻。
綠色金融擴展:推動可持續發展
報告認為,綠色金融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正在加強合作,制定和完善綠色金融標准和政策框架。同時,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市場對綠色投資的需求。
在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綠色金融政策,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為綠色投資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國際綠色金融合作,與其他國家共同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的發展。
技術金融作為推動中國生產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正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和機遇。報告指出,為了提高技術金融的有效性,需要優化資金結構,包括擴大政府引導基金、設立風險投資和種子基金支持“硬科技”領域,以及確保長期低成本資本支持持續創新。此外,增加基礎研究投資也至關重要,以提高企業整合先進技術的能力,增強核心創新能力。
報告還指出,中國科技企業面臨著研發投入有限、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高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水平。同時,還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在技術金融的服務模式上,也需要進行創新。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資源整合和合作,開發創新的服務模式,如“貸款+投資”模式,為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務。此外,還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提高風險評估能力和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效率。
展望未來,中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前景廣闊。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的日益成熟,技術金融將在推動中國生產力提升和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中國也將積極參與國際技術金融合作,與其他國家共同推動全球技術金融的發展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