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列為明年9項重要任務中的第1項,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指,關於消費的討論,經常出現對未來的悲觀預期或焦慮,主要擔憂消費降級,但他指,如果從微觀層面做更細致的研究,就會發現這些擔憂可以理解,但未能反映全部事實,強調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順應微觀變化才能更好挖掘宏觀潛能。

他指,由於社會老齡化與房地產市場調整,中國的消費模式與日本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微觀層面呈現更為複雜多樣的特徵。工銀國際的調查發現,受疫情和全球文化趨勢的影響,近年消費模式出現潛在且重大的轉變,消費者偏好逐步由"外炫"走向"內娛"。消費者更加追求個性化、務實、簡約和求質。

程實指,過去一些炫耀性消費,現時逐漸被務實內斂的消費心理取代。消費者更看重產品所帶來的個人滿足感和愉悅感,而非外觀時尚度、實用性耐用性、社會認可或品牌名聲。更多消費者選擇定制化的、體現個人風格的產品,而非標準化或大眾流行產品。更多消費者尋找的是具有最高性價比的產品,而不是簡單選擇促銷或折扣商品,或者一些所謂的高品質、高價格的產品。

他認為,消費不能簡單用"升級"和"降級"來表達,中國內需體系建設應聚焦兩大重點:一是要釋放服務消費的增長潛力,二是進一步發揮財政支出的槓桿效應與擠入效應。研究認為,服務消費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13年佔39%,上升至2019年的45%,疫情期間仍保持在42%以上。預計到2030年,比重有望超過50%,實際增速有望超過3%,因此服務消費是整個消費板塊中最具潛力的一塊。

研究亦提出,銀髮經濟為養老服務消費帶來重要機遇。長者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是未來服務消費潛力挖掘的一個重要的方向。

研究指,在釋放服務消費潛力過程中,財政支出作用非常重要,比較中國、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墨西哥等重點新興市場,顯示財政赤字長期來看,可以顯著增加居民的消費支出,財政赤字率上升一個百分點,長期可使新興市場國家的消費支出上升0.21個百分點。而財政支出能夠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短期乘數效應基本接近1,長期明顯超過1,甚至接近2,擴大財政支出會有非常強的槓桿效應。

程實說,財政支出對消費亦有明顯的擠入效應,政府支出會傳導到居民消費,慢慢提振整個社會發展的預期,市場的信心,令家庭部門和民營企業感受到政策直接的動能,過程會逐步增強,在初期階段要有一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