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新聞/財經
Ad
房協資助房屋項目
峻然
聚然
示範單位
大熊貓
巴士火警
尖沙咀企圖行劫案
熱門
即時
本地
兩岸
國際
財經
體育
立法會道一號
交通消息
新聞專題
Close the menu
所有
(542)
國際風雲
(1)
時事特寫
(399)
防騙專家
(12)
加碼電子消費 帶動數字經濟
(16)
香港經濟新優勢
(8)
商貿新動力
(61)
對話高質量發展
(8)
香港金融高質量發展
(6)
源頭減廢 轉廢為能
(26)
智創明天
(3)
解鎖新質生產力
(2)
Close the menu
來源:上海交易所微博
內地股市收市向下
財經
發佈時間 2025-03-25 15:17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3-25 15:17
內地股市收市向下,上證綜合指數3369點,變動不大;深證成分指數10649點,跌46點,兩市成交額12582億元人民幣。創業板指數跌7點。
上一篇: 恒安國際去年少賺18% 末期息0.7元人民幣
下一篇: 何立峰晤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 稱中國經濟前景更光明
更多新聞
歐洲股市低收
財經
2025-04-01
歐洲股市低收。英國富時一百指數收報8582點,跌76點。法國CAC指數收報7790點,跌125點。德國DAX指數收報22163點,跌298點。
美股早段下跌 納指跌逾2%
財經
2025-03-31
華爾街股市早段下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措施,觸發市場憂慮影響經濟增長。科技股有沽壓,納斯達克指數跌超過2%,報16872點,跌450點道瓊斯指數最新報41189點,跌39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報5513點,跌67點。
何立峰晤達利歐 歡迎國際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
財經
2025-03-31
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辦主任何立峰,在北京會見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就宏觀經濟形勢、中美經貿關係交換看法。何立峰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起步平穩,保持向新向好發展態勢,全國統一大市場正在形成,消費潛能加快釋放。中方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國際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分享發展機遇。達利歐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有目共睹,願為美中經貿合作繼續貢獻力量。
兩辦再轉載大公報評論 指政商界支持審查長和出售港口
財經
2025-03-31
港澳辦及中聯辦再轉載大公報評論文章,反對長和計劃向美資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指行政會議召集人、多名港區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和政商界人士,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審查這宗交易,彰顯「大義面前無小事」的底線思維,更是對美國「長臂管轄」等霸權行徑的有力回應。文章指,長和作為一間扎根香港的大企業,希望有關買賣決策要考慮到對香港和國家的影響。並引述港區人大指,為商者必須要清醒認...
港珠澳大橋今年首季客流及車流均創新高
財經
2025-03-31
港珠澳大橋今年第一季,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及車流,均創大橋正式開通以來同期新高,其中客流超過750萬人次,按年上升2成3;車流156萬架次,增長3成1。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指,港澳“北上”客流快速增長,成為推動口岸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截至今日,經邊檢備案的港澳單牌車司機超過17萬人,備案車輛超過14萬架。今年第一季度,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港澳單牌車達到88萬架次,同比增加3成...
北都3個「片區開發」試點 共收到22份意向書
財經
2025-03-31
北部都會區3個「片區開發」試點,共收到22份意向書。新世界(00017.HK)和華懋等,都有到北角政府合署地政總署總部遞交意向書。發展局指除了本地,亦收到內地企業或機構的意向書,將決定「片區開發」試點的範圍、發展參數、工程要求和財務安排等,從而敲定日後招標的細節和條款,目標下半年至明年陸續為3個試點招標。 發展局早前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以敲定日後公開招標的細節和條款,目標是下半年至2026年陸續...
中辦提出23項措施 建覆蓋各主體的信用體系
財經
2025-03-3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為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印發《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提出23項政策舉措,涉及構建覆蓋各類主體的社會信用體系、加強體系的數據基礎、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等5個範疇。意見提到,要深化政務信用建設,健全政府誠信履約機制,指政府及下屬單位如在公共資源交易、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等出現失信行為,需按規定納入信用記錄,限制申請各類財政性資金和項目。《意見》又提出,國家發改委...
華為2024年銷售收入升逾2成2 淨利潤下滑2成8
財經
2025-03-31
中國綜合科技企業、華為,公布2024年度業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2.4%,為公司第2高。淨利潤626億元,下滑2成8;營業利潤率為9.2%,同比下滑5.6個百分點。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表示,2024年經營結果符合預期。終端重回增長快車道,鴻蒙生態正在取得歷史性突破;華為雲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首次實現當年盈利。2024年,華為ICT基礎設施業務收入為3699...
證監會:AI技術助及早介入風險惡化放債公司
財經
2025-03-31
證監會表示,已經使用人工智能 (AI) 技術,檢視涉及放債業務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披露文件,並及早介入風險狀況惡化的公司,期望預防勝於懲處。證監會在2020年以來再復刊的《執法通訊》中提到,早前透過試點形式,分析從事放債活動的上市公司,發現有常見的風險預警跡象,例如盡職審查不足仍然批出大額貸款,以及在貸款發放後不久便作出重大減值撥備。證監會亦同時試行「市場偵測模型」,當中運用了AI分析方法來評...
大新銀行去年多賺逾1成 末期息39仙
財經
2025-03-31
大新銀行(02356.HK)去年純利20.6億元,按年升10.8%,主要受惠於淨利息及非利息收入增加。派末期股息每股39港仙,連同中期息全年多派1成。淨息差2.17%,按年多0.16個百分點,主要受惠於較高利率環境。淨利息收入52.88億元,按年升9.8%,反映出利率上升及資金成本管理的關注成效。然而核心市場的貸款需求低迷,總貸款結餘按年跌3%。資本充足比率16.9%,按年多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