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持續創新高,昨日升至每安士3148美元的歷史高位後,今日在3130水平爭持。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表報告,指當前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黃金價格的中長期上漲空間可能超出市場預期。
報告認為,當前黃金所處的時代背景,類似1785至1800年,以及1925至1940年這兩個百年一遇的全球秩序重構時期。報告提出5種極端情形的推演,以校準投資者對尾部風險的認知偏差,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增購黃金、加密資產崩塌、儲備貨幣易主、地緣衝突升級,及金本位制度復辟。
報告指,全球新興市場對美元資產的可持續性擔憂加劇,正重構外匯儲備格局。中國去年黃金購買量達44噸,印度央行黃金儲備佔比迅速提升。若新興市場將黃金儲備比重提升至發達市場水平,黃金的需求將增加1.5萬噸,整將消耗約4至5年的黃金產量。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至於一段時間備受追捧的加密資產,可能因量子計算革命或政策變化面臨危機。假設比特幣市場因為系統性風險在5日時間內下跌20%,期間比特幣資金全部流入黃金市場,相當於日均購買3800億美元的黃金,而黃金日均交易量約為2500億美元,將耗盡黃金市場流動性,推動金價飆升。
另外,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如果一旦面臨結構性瓦解,美元儲備權重從55%降至30%,10年時間全球央行的購金需求或將增加3萬噸,將消耗8至9年的金礦產量,黃金價格有望進一步上漲。
報告又指,如果地緣沖突升級為全球性軍事對抗,全球債務規模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且新增的債務通過貨幣化手段來實現,意味著10年間全球將增發91.5萬億美元的貨幣,假設最終以黃金償付,相當於每安士黃金支撐1.4萬美元債務,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資產將經歷價值重估,恐慌性買盤將推動金價大幅上漲。
報告又假設若全球重回金本位制,貨幣發行量與黃金儲備掛鉤,將直接限制各國央行的貨幣超發能力,推動黃金價格上漲。報告強調,盡管當前黃金價格已處於高位,但在全球百年大變局和動蕩紀元的背景下,黃金的中長期上漲脈沖,仍需要加以戰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