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獎最後一項的經濟學獎出爐,由69歲的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等3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奪得,表彰他們對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另外2位得獎學者是68歲的芝加哥大學教授戴蒙德及67歲的華盛頓大學教授迪布維格,3人將共同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伯南克針對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進行研究,展示銀行擠提是導致金融危險的決定性因素。戴蒙德及迪布維格,開發多種理論模型,用於解釋銀行存在的原因及脆弱性,凸顯政府的銀行存款擔保,能如何避免金融危機。
經濟學獎委員會讚揚,3人在1980年代初的研究,令大家深入理解銀行在經濟,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期間的作用,有助理解應如何對金融市場進行監管,避免銀行倒閉的重要性,為規範金融市場和應對金融危機奠定基礎。
雷鼎鳴:伯南克等研究成果 有助減輕擠提衝擊
科大經濟系前系主任雷鼎鳴表示,3人主要研究如何在發生經濟危機時,保住銀行及防止擠提,有關研究已應用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對目前全球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未見明顯啟示。
雷鼎鳴說,目前息口與歷史高位相比仍有好大距離,聯儲局近期大幅加息, 雖然不利經濟,但未必會引致即時危機,當前金融危機更可能受地緣政治緊張和戰爭等其他因素影響,有機會製造類似擠提的風險,如何減輕衝擊,參考3人研究成果,會有幫助。
研究員指伯南克等3人獲獎有現實意義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馬偉指,伯南克等3人獲獎,最主要的現實意義,是在當前全球貨幣緊縮的背景下,外界對可能出現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擔憂正在升溫。尤其是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全球的流動性收緊,之前在低利率環境下大量增加的信貸,特別是為了疫情所增發的巨額債務,面臨著利率急劇上升的風險,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形成嚴峻考驗,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景進一步惡化。在目前充滿不確定的國際金融環境,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給3人,是對各國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從業者的提醒,財政和債務擴張是有限度和成本,下一場金融危機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