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最新估算指出,若日本南面海域的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可能會造成當地多達29.8萬人死亡,較2012年的估算減少約一成人,但仍未達日本政府在2014年制定防災計劃以將大地震死亡人數大減八成的目標。

政府相關工作小組的最新估算報告指出,大地震將導致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有31個會經歷最少6級以上的震感,引發最少3米高海嘯。其中四國高知縣黑潮町和土佐清水市的海嘯將高達34米。基於只有兩成人能夠及時疏散的假設,估算的29.8萬罹難者當中,估計有21.5萬人是死於海嘯。若假設有七成人可及時疏散,死於海嘯的人數就估計可降至9.4萬人。

料一成人口要疏散 最惡劣情況為冬夜9級大地震

預計被最少300毫米洪水淹沒地區的面積,將較之前估算多三成。全國將有1230萬人需要疏散避難,相當於一成人口,較2012年估算的950萬人多。報告又預計,大地震將導致全國經濟損失高達270萬億日圓,相當於1.8萬億美元,較之前估算的214萬億日元高。預料完全被震毀的建築物數目,將略為降至最多235萬幢,主要因為住宅抗震加固措施有改善。

小組又預計,最惡劣的情況是在冬季夜間發生9級大地震,嚴重破壞將集中於「東海地方」,即本州正中央、面向太平洋的多個縣,包括富士山所在的靜岡縣,以及愛知縣等。在這個情況下,估計靜岡縣的死亡人數將是全國最多,達到10.1萬人;其次是九州宮崎縣,預料有3.3萬人喪生;三重縣亦可能有2.9萬人罹難。

政府並首次預計,除了估算的29.8萬直接死亡人數外,大地震亦會導致2.6萬至5.2萬宗災難相關死亡個案,例如因避難所衛生情況惡化造成的死亡個案。

日本政府將會修訂防災計劃,在更多風險地區優先進行防洪等工作,同時制定2026至2030財政年度的國家復原新計劃,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又會在2026財年成立一個全新的防災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