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本台節目表示,推行疫苗護照是唯一方法令本港向外國重開邊境,若未打針不能上班上學,必定能推高接種率,待社會上有9成人已完成接種,就可以準備與低風險地區通關。他認爲政府需要盡快推出措施,要求市民在3月前要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屆時外國因Omicron病毒傳播,已經形成群體免疫,加上夏天病毒生存時間較短,就算有Omicron病毒流入社區,醫管局都能夠應付。他促請政府把握時機在暑假通關,期望到明年聖誕,社會可回復正常。

袁國勇重申,若因爲出現治療新冠口服藥而認爲不用打針,是錯誤想法,新藥理論上可以改變基因,影響胎兒和增加患癌風險,價錢亦貴過疫苗,强調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有必要打針。

袁國勇表示,推行疫苗護照需要社會齊心,市民若未明白或仍然相信疫苗的錯誤資訊,都會增加困難,現時每款疫苗的問題都是輕微和罕見,他在内的學者近兩年經常受到網上攻擊,亦有人將他談論不同疫苗聯繫到愛不愛國,作爲科學家,他只是道出事實。

防護中心:要再作了解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疫苗接種率愈高愈好,政府在這點上與袁國勇的意見一致,至於會否推出措施,會留意專家學者意見,再作了解。

袁國勇等發文促推疫苗通行證 接種達九成可與外國通關

袁國勇連同同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發表文章,指嚴格執行邊境管制及隔離從高風險地區抵港的旅客,只屬防守,不能持久,市民抗疫已經疲態漸露,須盡速以疫苗建立抗疫韌性,預備重新對外開放,指疫苗通行證在較多地區採用,受廣泛接納及易於執行,推行同時要提供誘因,例如放寬或取消大多數社交距離措施。

文章指,新冠病毒在冬季更易傳播,加上Omicron新變種病毒令社區爆發風險日增,與其安於現狀,不如反客為主,讓香港提高抗疫韌性及維持國際競爭力,待整體接種率接近九成,本港可向國際社會試行逐步開放,當達至99%免疫及完成3針接種,本港就具備條件邁向全面有序開放;時間需定於冬季前,並預算有最少兩個月「後疫苗浪」過渡期,即染疫者和死亡個案隨開關激增,但屬於復常前的必經階段,是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