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出席本台節目時表示,本港疫情未完全受控,相信社區仍有很多隱形帶菌者,每日新增病例仍有2萬至3萬多宗,是前幾波疫情的數百倍,形容目前疫情絕對不是緩和,市民要繼續保持高度戒備。他又說,疫情持續嚴峻,將伊利沙伯醫院轉為指定醫院可解決部份問題,但無減醫護工作量,指他們仍然「做到踢晒腳」。
 
在瑪麗醫院工作的劉澤星說,醫院每日有七成入院新症都是70歲以上長者,部份確診者病情逐漸轉差,繼而離世,指很多情況危殆甚至死亡的患者都未完成接種疫苗。他指,第五波疫情的3200多名死者,有77%無接種疫苗、14%打了1劑、8.6%完成接種,反映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後的併發症及死亡率,呼籲特別是長者及院舍人士接種。他表示,接種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機會很低,遠比感染後的危險性低,希望社會不要再對疫苗有太多誤解。
 
劉澤星又指,目前20至59歲群組的接種率已超過九成,指這些人都是70歲以上長者的子女或孫兒,反問他們為何不鼓勵父母或祖父母接種,呼籲他們毋須太擔心。
 
已接種不同劑數的新冠患者 接種安排各有不同
 
至於確診者康復後的接種安排,劉澤星說無論選擇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如果從未接種,患者都可以在康復後3個月打第一針;接種一劑後受感染,就可以在康復後6個月打第二針,由於受感染已有如接種了「強力疫苗」,所以暫時毋須打第三針。至於打了兩針後確診,同樣暫時毋須打第三針。他又指,從目前數據看來,市民往後似乎要每年定期接種新冠疫苗。
 
對於有聽眾詢問,服食新冠口服藥是否比接種疫苗好,劉澤星回應說,食藥可以減低染疫後有併發症或死亡的機會,但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應盡量避免病毒入侵、令身體轉差,不應依賴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