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過去一年收到約7000宗有關網購的投訴,其中140宗已經轉介到海關跟進,涉及金額最高為22多萬,又指疫情下網購的投訴有上升跡象,部分甚至有欺詐成分。
消委會說有賣家用「直播帶貨」的銷售形式時使用濾鏡,其中一宗投訴個案,事主在網上購買珠寶首飾時,直播員堅稱沒有加特別的鏡頭效果,結果事主以約8700元購買珠寶,但收到貨後發現色澤有差異,購物平台後來才承認,直播時有使用美顏濾鏡,經消委會介入,涉事公司同意退款。消委會指商家若直播時用濾鏡,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如果貨品有瑕疵,而被濾鏡隱暪,更可能屬於誤導性遺漏。
消委會又指有部分網上賣家會要求消費者直接付款至個人銀行戶口,但收款後就消聲匿跡。另外,有消費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以「超底價」限量發售廚具,查詢後賣家更聲稱可額外再減價,並於翌日安排送貨,但投訴人付款後就沒有再收到任何通知,相關的專頁兩日後更消失。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要核實網絡商戶的背景及資料,了解付款的帳戶屬個人或公司戶口,如果專頁是近期開設,內容單一,要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