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252億元,按年急跌14.6%,差過市場預期的跌7.7%,首兩個月合計跌4.9%。其中網上銷售總銷貨價值,2月有27億元,按年急升50%,首兩個月合計則上升39.1%。
扣除價格變動後,2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跌17.6%,跌幅少過市場預期的跌19%,首兩個月合計總銷貨量跌7.6%。
以商品類劃分,首兩月合計的銷貨價值,以汽車及汽車零件跌幅最多,下跌23.1%;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21.5%;眼鏡店跌15.6%;服裝跌14.3%。
至於升幅最多的是超級市場貨品,銷貨價值升8.2%;其次為未分類消費品升5.7%;藥物及化妝品升5%。
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本地疫情急劇惡化及防疫措施進一步收緊,令市面人流驟減,消費氣氛轉弱,零售業總銷貨價值2月大跌,首兩個月合計,總銷貨價值是連續4個季度錄得按年升幅後,轉為按年下跌4.9%。
展望未來,雖然近期本地疫情有緩和跡象,但零售業在短期內仍將繼續面對顯著壓力。政府已推出多項紓困措施,旨在保住經濟元氣,並為日後疫情減退後經濟能迅速復蘇鋪路,4月發放的新一輪電子消費券,亦應會對零售業提供一定支持。
大新:料3月維持雙位數跌幅
大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溫嘉煒認為,零售銷售急跌主要受到新年後疫情惡化影響,由於3月政府實施更嚴格社交距離措施,所以相信3月會進一步下跌。但他相信由於市民對基本生活必需品有一定需求,所以料3月跌幅不會再大幅擴大,但大機會維持雙位數。
他指,由於政府計劃於4月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加上將派發消費券,4月零售銷售表現將有改善,按目前情況估計,3月的情況最差。他認為,發放消費券的效果視乎防疫措施有否配合放寬,如4月大部份時間未有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即使有發放消費券,刺激都不會如去年8月。
他指,首季受疫情影響,好多店舖要關門或暫停營業,假如疫情減退,按政府的3階段計劃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下半年生活大致回復正常,失業情況改善,私人消費可逐步復甦,相信全年零售銷售有望持平或錄得溫和增長。
謝邱安儀:近日人流略回升 但消費意欲低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去年同期已屬低基數,但仍錄較大跌幅,如果與2019年2月相比則下跌38%。她指,主要是因無旅客及農曆新年旺季下實施限聚令,所以出現重大跌幅,與協會預期相若,其中不少零售類別出現雙位數跌幅。
協會向3800間零售店舖及6.7萬名前線員工調查,結果顯示預期3月與2月的方向一樣,呈現跌勢,料防疫用品、藥物、食品超市等類別會出現正增長,但其他類別則是收縮居多。月內部份商店決定暫停營業,主要因受員工確診而影響人手安排,另外小部分是生意太差,為減低成本而關門。她指,2月中至3月中的人流非常弱,雖然3月後段因疫情緩和而有改善,但生意卻未有改善,但客不願意花費,除日常用品外,消費意欲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