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計劃推出交流計劃,引入大灣區醫生到香港,希望紓緩人手短缺問題。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指,香港與內地的醫療系統和使用語言不同,內地醫護到港後,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適應,但交流計劃只為期一年。

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認為,不少內地醫護已熟悉香港環境,而且來自大灣區的醫生大多懂說廣東話,相信不需要一年時間適應。他表示,香港一向採用中英雙語,又指不認為香港醫護的英文水平高。

林志釉:移民潮是醫護短缺一大原因

對於醫護人手短缺問題,林志釉認為移民潮一大原因,由於先進國家對醫生、護士非常渴求,如果他們打算移民,不愁找不到喜歡的國家。他指,近兩三年的社會事件,加上公立醫院的壓力或令醫護人員心淡,繼而離開。他對醫管局挽留人手的措施有所保留,認為往後幾年人手不足的問題或繼續惡化。

林哲玄指,醫管局提高醫護退休年齡,有助解決人手不足。他又指,世界各地都有醫護短缺的問題,是人口老化的必然挑戰,尤其是護士離職率一向較醫生高,因為工作環境不利組織家庭,但香港醫生如果到外國執業並不吸引,因為需要重新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