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投放在社會福利的經常性開支,由1997/98年度約200億元,增至本年度預算的大約1118億元,增幅達4.5倍。《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1997年生效,當年註冊社工有3658人,現時經已增至26631人。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指,隨著社會發展,衍生不同的問題,以駐校社工為例,以往是一名社工負責處理兩間學校,但現時有部份學校需要更多社工協助,反映問題增加,需要的人手固然也要增加。

本港65歲以上的長者人口,由1997年底約67.8萬人,增加至去年底的149萬人,長者宿位一直供不應求,在1997年,老人宿舍、安老院、護理安老名額合共有16484個,現時津助、改善買位計劃、非牟利自負盈虧院舍宿位名額,則有35690個,雖然與老者人口增幅相若,但葉兆輝指,單靠院舍照顧屬杯水車薪,建議政府可考慮新照顧模式,如居家安老,或在增加社區配套協助長者,最重要是加強社區的支援,改善業界人力荒問題。

回歸以來貧窮問題未見改善

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於1996年為0.518,2016年升至0.539,前年在政策介入前本港貧窮人口超過165萬。葉兆輝指,貧窮問題會衍生出其他社會問題,而回歸25年來,貧窮人口及貧窮率亦不斷惡化,若貧窮問題未能妥善處理,長遠而言會有更多問題出現,導致更難解決。葉兆輝希望最低工資可以提升至合理水平,為基層市民提供一份合理薪酬的工作,根本性改善問題。

不過,除了有市民表示找不到工作外,亦有部份行業指未能招聘人手,社會出現「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現象,葉兆輝就認為,那些表示長期未能請人的行業,所提供的工資可能過低或工時過長,若公司可提供合理待遇,相信亦不會請不到人。

記者:李芷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