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農自然護理署在去年11月更改野豬管控政策,由以往捕捉在市區出沒的野豬作絕育,再放回野外,改為定期在野豬進入社區的「黑點」捕殺野豬。措施實施超過半年,署方至今已人道毀滅了114隻野豬。

根據漁護署日前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今年2至5月錄得共237宗野豬出沒或滋擾報告,較去年同期396宗低。原本的11個黑點,亦減至只有2個。不過,野豬傷人個案則未有減少,今年首5個月就已錄得19宗個案,與去年全年的20宗相若,而首5個月的受傷人數就比去年全年多3人。本台曾向漁護署查詢傷人個案上升的原因,署方稱無補充。

區議員:野豬搶行人食物造成傷害

其中一個仍錄得大量野豬的黑點東區柏架山道,今年就錄得16宗傷人個案。柏架山區議員、民建聯李清霞稱,當區的野豬數量減少,不過野豬襲擊行人的情況並無好轉。「餵飼的人少了,如果行人沒有餵飼、或只拿著膠袋,(野豬)以為有食物就會搶,對市民造成傷害。」

獸醫組織倡暫緩捕殺

政府日前就建議修例,將野生動物禁餵區擴展至全港,並提高非法餵飼的最高罰則至10萬元及監禁1年,以及引入5000元定額罰款。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主席麥志豪支持修例,並建議暫緩捕殺政策。他稱,不再餵飼野豬能改變牠們的習性,讓野豬重返野外覓食,加上禁餵亦比人道毀滅政策溫和,如果實施一段時間後,禁餵成效不彰,政府才應採取更激烈的手段。

麥志豪認為,捕殺措施治標不治本,「政府殺了114隻,全港就減少114隻野豬,但與減少野豬在市區出沒的數字沒有直接關係,其他野豬知道有食物,仍然會再落市區,又殺得幾多隻?」他建議,漁護署嚴厲執法,並多加宣傳,提醒市民不再餵飼野豬。

記者:葉希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