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邦(左二)及連振邦(右二)出席節目
對於適齡學童人口下降,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在本台節目表示,一直有聲音反映,學校對非華語生的照顧不足,認為學校應利用收生人數減少,教師人手較充裕的契機,更好照顧非華語生,增撥資源在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班級。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認為,學童人口下降可以是一個契機,讓教育做得更好,當局一方面推動課程革新,另一方面亦應讓教師有空間創建健康校園,照顧學生的情緒需要。
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冀容許中六維持面授課
連鎮邦又表示,11月起中學須9成學生打齊3針才能全日面授,學界理解有關決定,各間中學的開學通告已經再次鼓勵家長帶子女接種疫苗,希望讓學習生活復常。他又指,若疫情升溫而要暫停面授課,希望當局可以容許高中年級,特別是中六學生可以彈性有面授課,以應付公開試。他強調,學界一直非常關心學生的身心靈發展,希望可以讓學生維持基本、應有的群體生活。
張勇邦又提到,升小一的學童面對很大挑戰,因為疫情下幼稚園的面授課很少,三年加起來未必有一半課時上實體課,小學在開學前有為小一新生提供適應課程,亦有家長迎新會,協助學生充分準備小學生活。他又提到,過往小學的防疫注射全部有外展隊到校,做法非常有幫助,希望開學後可以再安排外展隊到校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