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表示,涉案7名醫生涉嫌無透過正常臨床檢查便發出「免針紙」,當中有醫生懷疑不在香港,但繼續向病人發「免針紙」,亦有醫生平均每小時發48張「免針紙」,可合理懷疑並無做診斷和評估,他對相關醫生感到失望,並認為是對業界的侮辱。

盧寵茂表示,涉案7名醫生懷疑濫發的2萬張「免針紙」中,仍然有1.8萬張有效,當中有約800名持有人已通過醫生評估,重新獲發「免針紙」,另外有約2000名持有人已經接種疫苗,他們由高風險的人士變為低風險人士,正是政府廢除相關「免針紙」的目的。

盧寵茂又表示,無接種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比接種疫苗的人高10倍,因此涉案醫生對病人構成非常大的傷害。他指,法例已訂明當局考慮廢除「免針紙」的標準,會判斷每張免針紙是否符合準則,強調政府有責任保護市民。

盧寵茂:放寬防疫措施不能掉以輕心

盧寵茂表示,要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需考慮防疫、民生經濟、抗疫措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等,強調新冠疫情不是感冒,確診數字穩定是基於市民接種疫苗,因此不能掉而輕心,一次過放寬所有防疫措施。

盧寵茂表示,公立醫院的內科病人佔的數量最多,施政報告提出縮短專科新症輪候時間,希望先在內科推行。盧寵茂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本港近九成專科服務由公立醫院提供,但只有不足一半專科醫生在公立醫院服務,近年受人手流失及新冠疫情影響,公共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要長遠解決專科輪候時間長的問題,需要發展基層醫療,改變「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 。

施政報告提出公立醫院醫生需服務一定年期才能離開公營體系,盧寵茂認同,要留住人才有必要考慮有關措施,政府培養一名專科醫生需要13年,醫生留在公營體系時間長,有助提升醫療知識。他留意到公立醫院醫生流失有年輕化趨勢,希望同僚不要抱著應該轉去私營醫院的想法,若有更多醫生留在公營體系,有助減低人手不足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