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爆發源頭未明的類鼻疽感染群組,全港在今年8月後錄得的25宗病例中,有20名患者住在深水埗。衞生防護中心在為大部分患者住所供水的5個深水埗區內配水庫,發現有32個樣本對類鼻疽呈陽性。人員再將成功「種菌」的6個樣本作全基因分析,發現4個樣本與深水埗8名患者的基因排序「高度同源」。

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深水埗群組爆發,可能與配水庫的陽性泥土相關,不過配水庫的食水樣本全部呈陰性,未能確認感染源頭。

深水埗區內38個環境樣本陽性 32個為配水庫泥土

防護中心在深水埗區採集471個環境樣本,發現38個樣本對類鼻疽呈陽性。當中32個陽性樣本,屬於在供水到患者家中的石硤尾主配水庫、二號、三號配水庫、以及畢架山配水庫的上蓋泥土。當中,在與曾爆疫的白田邨重建地盤相鄰的石硤尾二號、三號配水庫,抽取的20個深層泥土樣本中,有13個呈陽性,佔比達65%。

至於另外6個呈陽性的環境樣本,當中4個來自白田邨重建地盤,其餘2個則來自一名患者家中洗手間的水龍頭及花瓶。

袁國勇:類鼻疽菌或從通風口進入配水庫

32個陽性樣本經細菌培植後,有6個深層泥土樣本成功「種菌」。當中4個樣本經全基因分析,發現與深水埗區內8名患者的基因排序「高度同源」。衞生防護中心相信,深水埗感染群組與配水庫上蓋泥土有關。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配水庫上方設有用作平衡內外氣壓的通風口,可能會將類鼻疽經空氣抽入配水庫,已在通風口取樣化驗。他又指,近月天氣炎熱,水溫上升可能會令水中氯含量下降,令類鼻疽得以存活,亦是原因之一。

袁國勇倡加裝空氣過濾器

不過,在5個配水庫內抽取的37個食水樣本則全數呈陰性。袁國勇強調,結果反映本港食水安全,不過水務署應在配水庫加裝高效空氣過濾器,並裝設早前提出的紫外光消毒設施。

他又建議,深水埗區內市民,尤其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不應將每日頭一分鐘開喉放出的食水,用作擦牙洗臉、洗澡或未經煲滾飲用。

全港8月起錄得25宗病例 8人死

本港在今年合共錄得34宗類鼻疽感染個案,25宗在8月後發現,當中6人仍然留醫。有8人死亡,6名死者居於深水埗。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已調查深水埗區內患者曾到訪的地方及可能受感染的途徑,當中並無發現其共通之處,而逾一半患者更甚少離開家中。

至於上月25日在北角及將軍澳錄得的各1宗類鼻疽個案,歐家榮表示,兩宗個案均與深水埗群組不同,指類鼻疽在本港已是風土病,相信北角及將軍澳的個案與此次深水埗類鼻疽群組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