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估計,內地公佈的疫情狀況,與實際數字相差數以千倍或萬倍計,形容當地疫情目前處於「海嘯期」,下月與內地通關對本港的疫情肯定有風險,不過根據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推算,近日本港陽性人數佔整體人口比例約2至3%,即是每日有約15至20萬名感染者,假設內地輸入的數字每日有幾百宗,對本地風險影響亦是「濕濕碎」,100至1000宗輸入個案對本地醫療系統而言,並非不可承受,需要視乎兩地政府實際商討結果。

金冬雁又估計,通關初期來港的內地客數目不多,亦並非長者等高危群組,內地的確診者專程來港求醫的可能性較低,建議港府應該將從內地入境旅客的檢測要求,與海外及台灣入境人士看齊,入境後一共需進行2次核酸檢測,抵港後連續5日都要每日快測,有效阻止少數「漏網」的陽性個案;認同可視乎旅遊、零售等業界需求,設定出入境限額。

金冬雁又認為,應優先確保本地止痛退燒藥物供應充足;考慮到部分內地旅客以接種新冠疫苗為目的來港,建議可參考澳門政府,向在香港接種疫苗的非本地居民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