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政府打擊阻街工作,發現食環署巡查次數高,但檢控數字低,又認為罰款阻嚇力不足。公署審視四個阻街黑點,其中在深水埗順寧道及醫局街一帶,發現食環署在2018至2021年每日平均巡查4次,但每日分別平均只有0.1宗檢控,及發出0.3張定額罰款通知書,認為執法力度不足。公署指,食環署引用「定額罰款條文」執法宗數佔整體個案8成,當中以重犯個案為主,每名重犯者平均違例7.5次,而以「阻街條文」檢控的阻街店舖,每宗平均只罰款約1000元。
公署又發現在阻街問題較嚴重,檢控數字較多的街道,如旺角花墟一帶,巡查次數反而比其他阻街情況較輕微的街道少,反映巡查及執法力度寬緊不一,可能會引起執法不公的質疑。調查又指,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每年有超過2000宗投訴個案,要2個月或以上時間處理,各部門每年亦累計拒收超過920宗投訴。
公署又發現,負責統籌聯合行動的民政處,其中九龍城及北區民政事務處無統籌過行動。公署又發現,地政總署只負責涉及建築材料阻街問題,署方引用《土地雜項條文條例》發岀通知的數字下降,4年內共81宗店舖無糾正阻街問題,只有2宗有作檢控。
倡引入累進式罰款
公署建議加重刑罰,研究引入累進式罰款。公署指,明白推行累進式罰款,須投放資源建立系統庫,執行上有困難,但可以打擊重犯個案,相信政府亦對建議持開放態度。
公署又指,在政府去年成立打擊衛生黑點小組後,阻街問題有改善,又在網上公布街道清理前後的照片,並收集市民意見,增加透明度
環保署:發泡膠箱阻街已紓緩
食環署回應指,全數接納公署建議,已經展開法例檢討,就提高罰款的公眾諮詢已經完成。食環署又指,政府成立「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後,食環署和警方去年10月起採取超過500次聯合執法行動,多區的店鋪阻街情況已見顯著改善。
環保署回應表示,會加裝攝錄機監察非法棄置廢物的黑點,持續檢視成效。
對於公署建議環保署提升本地回收發泡膠箱的能力,紓緩發泡膠箱堆積的問題,環保署指,早前受到疫情影響,運送內地供港蔬菜水果的發泡膠箱未能運回內地重複使用,以致有大量發泡膠箱阻街,署方已透過廢物轉運站聘請承辦商提供回收服務,食環署和漁護署亦曾聯絡本地回收商,加大回收能力;隨著香港和內地恢復通關,廢棄發泡膠箱已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