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與本土研究社發表研究報告,指全球面積約1000公頃或以上的填海工程,「爛尾」比率達到77%,擔心香港的「明日大嶼」亦會有引起財政和生態危機,形容是一場賭博,促請政府煞停計劃。
研究由全球超過200個有海岸線的國家,篩選出52個規模和用途與「明日大嶼」有可比性的大型填海項目,包括內地、南韓、印尼、丹麥等地。其中13個項目的填海面積達到1000公頃或以上,至少有10個項目出現空置、停滯、被腰斬等。
團體以南韓松島國際都市為例,指南韓政府宣布填海後,短時間內再增設3個性質相似的經濟自由區,以致商業地供應過剩,大量土地空置;在公私營合作下,發展商利用規劃的自由度,發展利潤更大的私樓項目,以致規劃願景走樣,最終政府要動用公帑為「爛尾」項目埋單,市政府其後錄得財赤。
團體:松島與「明日大嶼」最具可比性
團體認為松島的案例與「明日大嶼」最具可比性,指兩者都出現重複規劃的問題。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表示,「明日大嶼」被定位為第3個核心商業區,不過啟德第2個核心商業區已經呈現爛尾跡象;加上北部都會區、油旺重建項目,以及活化工廈等,將提供大量商業用地,不過目前商業用地需求疲弱,擔心最終出現大量空置土地。
他又指,項目同樣採取「公私合營」模式,但參考其他地方的項目,填海面積越大,就越傾向尋求私人公司合作,亦越容易爛尾,憂慮政府日後要花大量公帑為「明日大嶼」埋單。
他們亦批評當局以「斬件」形式為「明日大嶼」做環評,認為有淡化積累的環境影響之嫌。團體又指,北部都會區已有至少433公頃的「快熟棕地」,當中100公頃是閒置土地,促請政府優先規劃並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