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價於2021年9月創下歷史高位後開始反覆向下,單計去年樓價更跌超過15%,社會開始有聲音認為新一份預算案需要出手阻止樓價繼續向下,甚至是時候檢討樓市「辣招」。

所謂「辣招」,即政府於2010年起逐步推出,針對住宅的需求管理措施,以加徵印花稅的方法,令本地真正有需求的買家可以最優先置業。當中包括針對短期轉售單位的額外印花稅(SSD)、抑遏非本地買家及公司需求的買家印花稅(BSD)、針對名下有多於一個物業投資者的雙倍印花稅(DSD)。

考慮是否「撤辣」,首先應該了解政策原意及功能。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當初政策背景是香港住宅供不應求,為了讓真正用家更易上車,政府就以「辣招」去將用家需求及其他需求分開,令其他需求難以與用家競爭。

麥萃才指,由2010年至今十多年過去,住宅單位仍然供不應求,樓價繼續處於高位,有自住需求的市民仍難以置業。他指,雖然現屆政府努力覓地,但要將地皮發展成物業需要約8至12年,短期內無供應大增的可能性。他指,如果用家未能輕易置業,未有多餘供應可以滿足其他買家,為甚麼要考慮「撤辣」?

麥萃才表示,樓市供求受眾多因素影響,但未必平衡。理論上樓市受到越少干預,由市場自行分配是最理想,但這不代表有最多市民受惠,所以認為對市場有一定管制是可以理解。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認為,上年樓價下跌主要受息口上升、經濟轉差、移民潮所影響。但他認為,樓價自今年初已開始回穩,所以現時未有必要撤銷「辣招」,但認為部份政策細節可作出調整。

他建議政府作出三項放寬,包括免去換樓人士的DSD稅款。雖然現買家可於賣出舊單位後退稅,但涉及金額較大,所以建議改為換樓人士簽署聲明書,承諾將出售舊有物業後免收DSD;發展商重建時需收購所有單位後才獲退稅,他建議可免收DSD,減少重建障礙。他又認為,應放寬外地專才來港購買單位的BSD,將居港7年成為居民後退稅,改為免稅。

去年立法會通過取消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葉文祺指,兩者性質不一,因非住宅物業買家主要是作投資用途,撤銷稅項對本地用家影響較細。他重申,「辣招」政策大方向應該繼續,為因雖然樓價已回調15%,但用家仍難以負擔,可見「辣招」有需要繼續維持。

葉文祺指,展望新一份預算案,期望政府繼續努力覓地,加快建築周期,提高供應,以滿足市民住屋需要。

記者:趙家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