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炮台山道昨日有的士落斜時懷疑失控,撞倒3名過路的女途人,其中一名48歲非華裔傷者及一名59歲女子送院時昏迷,現時仍危殆。84歲的士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被捕。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目前有待警方驗車,確認涉事的士剎車系統有否異常,又指涉事路段附近早年都曾經發生交通意外,運輸署會派工程師檢視需否在路口進行改善工程,包括讓車輛落斜時有更多緩衝,或者改善燈號等。
運輸署已成立小組 審視高齡商用車司機體檢要求
今次事件再引起社會對商用車司機老齡化的關注。羅淑佩在本台節目表示,截至去年底,持有效的士及公共小巴駕駛執照的人士,以40至69歲群組佔最多,其次是40至49歲,或70至79歲,兩個年齡群組的持牌人數相若;持牌人有老齡化趨勢,發生交通意外的機會率自然增加。
羅淑佩說,參考全球做法,運輸署傾向不會對商用車司機年齡設限,但會審視年長司機的身體檢查要求。她指,現時70歲以上司機,要最少每3年或最多每年續牌時接受身體檢查,運輸署去年夏季已成立專家小組,檢討安排有否調整空間,例如考慮加密檢查次數,以及詳細檢查司機的手握力、手腳協調度、以及眼和耳的反應等;小組成員包括醫管局、衛生署及香港大學醫學院代表,會由老人科、家庭醫學科及內科醫生等提供專業意見,期望盡快提出具體方案予公眾討論。至於政府會否為司機提供體檢資助,要視乎稍後提出的方案詳情,署方會一併考慮業界意見,以及政府的承擔能力再決定。
西醫工會會長梁漢輝指,現時私家醫生判斷70歲以上司機是否適合駕駛時,並不會特別考慮對方是否職業司機。他以跑馬拉松為例,指一個80多歲的跑手都可以參賽,但要考慮身體能否應付,指年長司機駕駛半小時和4小時,所需的體力及精神已有很大分別。
業界同意加強司機體檢要求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部份私家醫生為年長司機進行體檢時比較馬虎,甚至未有驗血糖。他指,行內年齡最大的司機已經90多歲,同意加強規管司機體檢項目,建議應該一併檢查心臟,確保沒有隱性心臟病;不過就認為不應只針對年長患者,指近年「三高」都有年輕化趨勢,不一定年紀大的司機才會遇上交通意外。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則在電台節目表示,前線司機一般不太踴躍參與政府提供的免費體檢服務,呼籲當局加強宣傳,讓更多司機及早發現隱患,確保身體狀況適合駕駛。他又指,目前近80%的士司機均為50至70歲,約15%是40至50歲,而30至40歲司機只有幾千人,形容是寥寥可數,行業青黃不接問題嚴重。他促請政府加快推動車隊管理化,盡快批出牌照,為行業引入培訓機制,亦可讓車隊向司機提供更多支援等,長遠吸引更多人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