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通過檢討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6月起生效,日後票價調整會與物業利潤掛勾,港鐵盈利愈多,票價加幅愈小,甚或可以減價,特別扣減最多0.8%。

延伸閱讀:港鐵票價調整新機制6月生效 與物業利潤掛勾

不少市民反應正面,有乘客指,平時乘搭港鐵來往天水圍至港島要10多元,希望新機制能減輕平日出行負擔;亦有學生指,港鐵減價或會多乘搭,認為有助減輕交通開支。

張欣宇建議提高額外折扣

立法會「A4聯盟」歡迎,政府和港鐵吸納建議,加入利潤對冲機制。不過,曾任職港鐵的議員張欣宇認為,港鐵過去只有3次物業利潤超過50億元,建議物業利潤改為基本業務利潤,以降低觸發門檻,同時將額外折扣百分點由0.6%起點每層遞增0.1百分點,改為遞增0.3%。

陳恒鑌:新機制減幅太少 田北辰:力度帶侮辱性

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認為,新機制減幅出手太低,對票價加幅沒有任何實質影響,相信調整與市民期望有較大落差。對於港鐵沒有取消隔年累積加幅,他亦表示非常失望,指沒有反應實際經濟狀況。他期望透過提高港鐵每宗延誤事故最高罰款至4000萬元,能推動改善維修保養。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雖然新機制有回應市民普遍的訴求,但指物業利潤達100億元以上,劃一減少1.2%,批評「包裝有101分」,但力度帶侮辱性。他建議,將站內商店租金、廣告收入等其他收入一拼納入利潤對冲,並將延誤罰款與管理層花紅掛勾。他又指,過去5年運輸業工資升幅較通脹率,高出約3成,批評未有回應只考慮通脹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