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月初公布成立委員會,檢討公立醫院醫療儀器及設施的保養維修。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委員會維持3個月完成檢討並提交報告的目標;至於局方計劃在1個月內,完成檢查所有醫院設施的工作進度理想。他指,醫管局大會初步提出,在3種情況下會考慮公布有潛在風險的個案,包括事件有否導致人員傷亡、有否對醫院服務構成明顯影響,例如令服務暫停或設施要暫時關閉,亦會考慮事件嚴重性。
他說,判斷每件事的嚴重程度都有多重考慮,亦要按常理決定,難有硬指標;例如不時有人將抹手紙掉進馬桶,會令渠管淤塞,甚至爆水管或水浸,嚴格而言都會影響服務,但相信公眾不會期望醫管局公布每宗同類事故。
高拔陞又表示,醫管局有按國際做法,一般2至3年檢查一次樓宇安全,但由於很多設施樓齡較高,過半數逾30年,其中百多幢更逾50年,加上使用率高,維修保養有挑戰,無論如何風險都較高,但強調局方重視病人、員工及探訪者安全,會將風險減到最低。
范鴻齡:全職醫生流失率回落 惟仍失具經驗人手
人手方面,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截至1月底的過去一年,全職醫生流失率稍為緩和,由8.1%回落至7.2%,期內有455名醫生離職,511名醫生新入職,指雖然醫生人數增加,但就流失了有經驗的人手。至於全職護士,流失率由10.7%微升至11.2%,情況仍令人關注。
他又說,挽留人手的措施反應良好,其中本月底截止的員工貸款計劃,已接獲逾930份申請,目標今年中落實貸款安排;而未來5年將退休的員工,有最少320名醫生和約1000名護士願意繼續留任,分別佔整體將退休醫護的79%和43%,醫管局人事部將繼續逐一聯絡未表態的醫護。
至於去年9月公布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醫委會已批准9名專科醫生,透過有限度註冊方式,最快下月分別到九龍中、九龍西和新界西醫院聯網工作;其中5人是呼吸內科醫生,其餘4人分別是傳染病科、心管血科、麻醉科及放射科醫生。另外,首批70名來自廣東省的護士,下月亦會來港工作,他們平均年資是8年以上,當中部份人有逾20年工作經驗。范鴻齡形容這批醫護是精英,均已通過筆試及口試,醫管局會安排他們參加連串學習及交流活動,讓他們熟習公立醫院運作,認為計劃是好開始,希望會越趨成熟。
高拔陞將到英國「搶人才」
特區政府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安排醫管局、衛生署及兩所大學的醫學院,出訪英國「搶人才」,預料會與當地的醫科生及醫生見面。范鴻齡表示,部份海外醫生已落地生根,尤其是已成家立室的醫生,要舉家遷往香港是重大決定,不期望在今次行程能夠「全部同事都簽返來」,但隨團的高拔陞會帶同招聘書前往當地,如果醫生表示有興趣,都會即場邀請他們簽合約,並由專人逐一跟進,解決他們對本地住屋及教育等的需求。他又透露,今年亦有計劃在澳洲等地舉辦招聘會。
高拔陞則表示,現時提出具體招聘目標是言之尚早,但他對今次招聘感到樂觀,指初步反應正面,相信很多即將畢業的醫科生,都想盡快來港工作。他認為,醫管局是具吸引力的機構,差不多擁有全部專科,亦有大量病人,可提供良好的培訓機會,讓醫生的醫療技術更成熟,醫護的薪酬待遇亦較其他地方有優勢。
他又說,非本地培訓的醫護,無論到醫管局、衛生署或兩間大學醫學院工作,都可以對整體醫療發展提供很大幫助,例如有人才只希望來港進行醫療科研,都可以騰出現有人手,多處理臨床工作,而不懂廣東話的人員,亦可以負責培訓或教學工作,形容最重要是人才來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