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35+」初選案,16名被告否認《港區國安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受審,踏入第35天審訊。控方第二證人、認罪被告趙家賢在庭上供稱,在2020年初應同案被告區諾軒邀請,代表「民主動力」列席各區協調會議,並提供意見,但並無出席所有會議,部分改由「民主動力」總幹事黎敬輝或其他職員出席。他憶述,首被告戴耀廷開初只提倡利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憲制權力與政府談判,到各區協調會議的中後期,才著重提及否決權,指否決《財政預算案》是很好的籌碼與政府談判。
 
趙家賢又指,「民主動力」參與初選的初心,只是協助民主陣營在立法會選舉中集中票源,爭取最多議席,並在奪得立法會主導權後,落實過往倡儀的利民政策;並多次重申「民主動力」並非召開協調會議的組織,只是答應協助聯絡傳統民主派人士才會起草邀請訊息,強調「民主動力」在2020年5月,才獲戴耀廷及區諾軒邀請承辦初選。
 
趙家賢:「民主動力」辦立會補選初選 是提供意見

 
趙家賢亦講述「民主動力」過往協調工作,指早在2004年就協調過立法會選舉,惟新界東「鑽石名單」失敗告終後,泛民主派便傾向由各個政黨各自進行選舉工程中,「民主動力」則改與各政黨合作推廣選民登記。
 
趙家賢補充,在接任召集人後,就2016立法會選舉邀請過民意研究所,於提名期及投票日前一周,進行兩次民意調查;到「青年新政」兩名議員遭褫奪議席後,亦曾全權負責補選的協調工作,當時曾設置地區投票站舉辦初選,因此「民主動力」是合適角色提供意見。
 
趙家賢:戴耀廷以九東作起點 推動「35+」
 
趙家賢表示,戴耀廷在2020年初,發布多篇文章及接受訪問,並與民主派不同政黨、政團、新興組織及政治素人聯絡,其間率先聯絡九龍東區議會的正副主席。他指,戴耀廷期望先在較細規模的九龍東選區帶起風向,邀請有興趣參選立法會的人士交流,推動「35+」計劃。
 
趙家賢又形容,當時整個社會的民意都希望民主陣營能夠在立法會取得過半議席,及後更正為支持民主陣營的市民希望他們取得主導權,又強調自己並非只由傳媒或網上討論得出結論,區議員透過地區工作及擺街站亦聽到相關意見。
 
趙家賢:蔡澤鴻並非協調會議的組織者
 
此外,法官問及未被起訴的時任觀塘區議會主席蔡澤鴻,在「35+」的角色。趙家賢表示,蔡澤鴻是一個好心幫手的大義工,主動協助戴耀廷管理當區WhatsApp群組,並提供開會的場所,不過認為蔡澤鴻並非九龍東協調會議的組織者。他又憶述戴耀廷講過,蔡澤鴻屬九龍東中相對資深的區議員,初時很依賴蔡澤鴻在當區傳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