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接獲一間津貼小學的求助,稱在教育局發出的「開班信」中獲派0班,並被局方要求於本月20日前提交發展方案。位於長洲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向家長發通告,指接獲通知,9月未能開辦小一,而小二至小六班級就維持不變,學校已啟動危機小組,由校監、校董、校長和學校主要成員組成,與教育局商討可行方案。

校方指,學校是長洲唯一一間基督教學校,多年來為長洲學童提供教學,近年引入新課程,亦積極投入社會服務。

朱國強冀當局酌情處理

朱國強表示,發展方案有多個選項,包括停辦全校或部分級別、再參加2024年小一入學辦法、特別視學、以私營方式開辦小學、與其他學校合併,或「無意申請任何一個方案」,而目前校方傾向選擇「無意申請任何一個方案」,但由於近年很少出現類似情況發生,今日會再與校方開會,研究不同方案的後果。

朱國強又指,兩間上學年提交發展方案的中學最終被拒,無法以原有模式營運,認為成功率偏低。至於「特別視學」安排,朱國強說由於多數是由教育局人員觀課,很多學校會質疑公平性,又指若局方有心結束學校,可以有很多理據,建議教育局了解收生不足的小學有否特殊原因,亦要考慮學校的服務對象,能否由其他學校承接,並酌情處理。

教育局回覆本台查詢時指,正積極與不同辦學團體溝通,參考未來學額需求預算,商討和規劃學校發展方案,包括考慮停辦長期收生不足的學校、合併或重置到有新學額需求的地區等,盡量減少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帶來的衝擊;又指局方提出建議班級結構後,學校仍可提出意見,加上部分小學在公布統一派位結果後有較大的學生流動,最終核准班數會有所不同。

施俊輝:正積極與學界商討減低衝擊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在網站撰文,指南韓、芬蘭和美國,近年都因為學生人數減少,決定結束部分學校,而合併學校亦是常見的應對方法,新加坡和台灣都會因應學生人數、學校資源等因素,合併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他表示,正積極與學界商討,盡量減少衝擊,當局亦已率先檢視官校發展,果斷整合資源,包括將龍翔官立中學與九龍工業學校合併。

至於學界要求借用契機推行小班教學,施俊輝指,整體中小學的師生比例,上學年分別為1比10.9及1比12,已經較其他已發展經濟體優勝,但當局仍會加快公營小學推行小班教學的步伐,到2024至2025學年,將會有超過9成公營小學實施小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