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表示,近日新冠感染人數增多,但重症比例暫時未見上升,市民毋須太擔心,又指社會已接受,病毒會繼續與人類共存,亦會不斷變種。他說,近幾年疫情,市民已學懂保護自己,呼籲大家特別是長者及幼童,在人多地方佩戴口罩,並要盡快完成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不過他指,科研及醫療人員一定要繼續留意最近出現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大角星(Arcturus)」,包括會否令疫情轉差,抑或毒性會逐漸減弱。

劉澤星出席本台節目時表示,新冠疫情加深市民對傳染病的認識,但大家亦要多了解其他疾病,並加強健康教育。他贊成發展基層醫療,推廣「一人一醫生」的重要性,指患病初期及早診斷及治療效果會較佳,不應等到病情嚴重、誘發併發症才到急症室求醫;政府亦要發展好公私營合作體系,吸引更多市民向私家醫生求醫。

港大醫學院目標2027年前招聘140人

劉澤星表示,本港整體醫療人手不足,醫管局醫生和護士流失率分別達7.7%及11%;兩大醫學院亦面對招聘困難,港大醫學院近6年教職員人數沒有增加,反而減少,雖然本科生及研究生人數分別增加約30%及40%,但就沒有足夠老師督導學生研究,強調要正視問題、補充人手。

他說,他早前到訪美國期間,出席一個大型的腫瘤科研討會,期間有推廣港大醫學院的發展,並招攬海外人才,指不少年輕科研人員都表示有興趣,當中很多都是在當地升學及就業的博士後研究員,希望能夠回國發展。他又指,近幾年沒有到過海外,認為不可只透過網上招聘人才,要親身向外「唱好」港大和香港。港大醫學院未來兩個月,將分別到澳洲及英國進行海外招聘,目標在2027年前,招聘140名科研及教學人員。

劉澤星又表示,政府投放了不少資源,訓練醫學、護理及藥理學生,形容一切都是投資,指在人手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醫科生畢業後,應盡量服務公營醫療體系。他解釋說,公營系統病人數目及病症種類繁多,醫生可汲取更多經驗、加快學習,病人亦會得到更好照顧,有利整體醫療發展,形成「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