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臨床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表示,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出現問題的核心原因是人手不足,委員會上周開會後提出的10項建議,大部分都是現行措施,但沒有解決人手問題,批評是原地踏步,相信社會期望有實際回應。

另外,10項建議中包括在地區康健中心推出先導計劃,為有需要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陳友凱表示,地區康健中心設立時便應該加入精神健康服務,現在才新增服務反映社會不重視精神健康。他表示,精神科醫生具備豐富精神病理學經驗,認爲中心必須有他們的參與,分流患者才會有顯著成效,建議政府加入實際目標,包括在康健中心駐診的精神科醫生數目。

李夏茵︰人手流失致個案經理及嚴重精神病患者比例擴大

醫務衛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雖然2017年曾經提出,個案經理與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比例要降低至1比40,但由於醫管局人手有流失,比例曾經達標但其後又再擴大,現時希望堅持至不超過1比40,又表示醫管局有信心在第四季達標。

李夏茵又表示,每個地方的醫療系統、社會、文化不同,病人和醫生比例亦不同,不一定要跟隨國際指標,部分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未必需要醫療支援,可考慮由朋輩或社工支援,因此不能一刀切要求增加醫護人手。李夏茵表示,除了精神科醫生,家庭醫生及社工都可以提供支援,但要視乎培訓進度,才能服務精神病患者。

李夏茵冀區康健中心可分流患者

當局又計劃在地區康健中心推出先導計劃,為有需要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李夏茵說仍處於研究階段,希望可達到把患者分流到社區不同單位的效果。她表示,康健中心作爲社區支援的接駁點和樞紐,在基層醫療扮演重要角色。李夏茵又表示,雖然社區上部分家庭醫生有受過精神科的培訓,但數量未必很多,會考慮在先導計劃邀請他們合作。

另外,當局又會檢討有條件釋放機制,李夏茵表示,檢討範圍包括讓患者出院前,檢視家庭及社區環境狀況,至於是否推行社區治療令,要求精神病患者在某情況下必須接受社區治療,她說有部分推行治療令的國家成效不理想,需要詳細探討對香港是否有效。

學者憂收緊機制反而增加隱性患者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對於擴大有條件釋放的範圍有保留。他估計有自殺行為的患者可獲納入有條件釋放,但根據過去的前綫經驗,用強制治療的手段處理有自殺及暴力行為的患者,效果都不理想,患者可能只是表面服從,憂慮會適得其反。丁惟彬亦質疑社區治療令未能能找出無病識感的患者,反而會令有意求助的市民卻步,增加隱性患者。

他擔心當局收緊措施,可能會向社會釋放精神病患者高風險、容易出事的訊息,增加社會標籤。丁惟彬又表示,精神病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未必很高,有機會在覆診時隱瞞真實情況,期望醫護及社工改變觀念,與病人建立互信。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在本台節目表示,政府在改善精神健康服務方面應該更大膽和更具體,除個案經理外,其他方面的人手亦應該增加,包括精神健康領域的社工。

阮淑茵又表示,個案經理以外展服務爲主,需要定期進行家訪,不過有復原人士反映個案經理在診所會面代替家訪,在會面時較匆忙,沒有深入了解患者情況,期望在增加個案經理的人手同時,亦要顧及質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