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血液中最多的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經基因改造後,可提升抗癌能力,有望協助制訂全球首創的新型免疫療法和臨床方案,增強癌症病人的免疫力。

研究團隊指,肺癌是本港十大癌症之一,每年有逾5000宗新症、約4000宗相關死亡個案。目前肺癌的治療方案,除傳統化療及標靶治療外,亦有醫生開始應用較新型的免疫療法,最常用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但單獨使用,就只得30%肺癌患者能受益。

團隊於是以小鼠進行測試,將癌細胞注入小鼠體內,再將牠們分成三組,其中一組注入生理鹽水、一組經基因改造、另一組則不經基因改造。結果發現,經基因改造的小鼠,體內的癌細胞生長速度較慢,癌細胞體積亦較小。帶領研究的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鄧銘權表示,經基因改造的「中性粒細胞」,可由血液中大量獲得,意味能夠克服原材料短缺的問題;而「中性粒細胞」屬先天性免疫系統,異體使用時不會有排斥反應,亦可自動追蹤腫瘤的情況,有助清癌細胞。

研究結果已經國際醫學期刊《自然通訊》中發表。團隊期望,可以盡快擴大新型療法的使用範圍,讓更多肺癌病人受惠,亦計劃未來將技術擴展至其他癌症,例如肝癌和胰臟癌等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