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在本台節目表示,早前透過家計會的計劃,調查10至16歲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發現疫情下有3成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比以前差。葉兆輝表示,調查亦發現家庭關係以及睡眠時間會影響學生的精神健康,呼籲家長多關心子女,亦期望社會對低收入人士有多點生活支援,僱主建立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令低收入家庭的家長,有更多時間與子女建立關係。
葉兆輝表示,很多地方的青年都對未來感到無助和失望,他認爲,本港社會及經濟發展狹窄,雖然政府近年投放不少資源發展創意產業,但不是每個年輕人都富有創意力,建議要做好有效資源調配,照顧擁有不同技能的年輕人,讓他們有足夠發展空間。
至於因反修例事件入獄的獲釋青年,葉兆輝表示,社會要表達重新接納他們的意願,他表示,若社會不向15至25歲青年給予機會,會令他們的一生停留在低階層,不利整體社會發展。
精神科專科醫生廖廣申:多體諒和包容 從對方角度思考問題
本身是精神科專科醫生的中心副總監廖廣申指,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疫情期間復發,主要由於疫情期間活動和社交生活減少,但由於社交網絡難以重新建立,因此疫情復常不等於心理健康可以復常。
廖廣申又表示,經過反修例事件和3年疫情,相信市民彼此還有很多不信任和情緒,承認問題複雜,不同職業和年齡層的市民,心中有創傷和打擊,呼籲大家體諒和包容,從對方角度思考問題。
廖廣申又表示,港大另一項研究發現有16%學生在疫情期間有明顯抑鬱症狀,主要由於抗逆能力轉弱,社交生活減少等。廖廣申表示,優質的睡眠時間才會對腦部和情緒有好處,但很多學生在疫情期間作息無規律,加上家長難以控制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建議家長要養成良好管教習慣不能掉以輕心,放任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