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學聯同城大和港大,研發出一款名為「人工青口」的儀器,監測海水放射性物質的含量,過程快速準確,價格廉宜,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海洋科學與工程學報》上發表,期望可成為監測全球海洋核污染的可靠技術。

「人工青口」是一個透明圓柱狀的儀器,長度與一隻手指相若,每個成本只需大約8元。研究團隊指,儀器稱為「人工青口」,是因為特性與天然青口相似,對金屬具有極強的吸聚能力,只要放入海水7至8個星期,就可以吸收放射性物質至飽和程度,再放到潔淨海水,等「人工青口」釋放早前吸收的核污染物,就可以一次過檢測海洋中多種金屬的含量和持續變化,至今已經在29個國家和地區應用。

學者:核污水被稀釋 污染物仍可在海洋生物積聚

對於日本福島核電廠計劃排放核污水,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教授胡紹燊表示,難以評估是否安全,但核污水即使被稀釋,海洋生物可能在不斷吸收放射性物質下,積聚核污染物,令濃度在生物的體內回升,因此當局才要準備在日方一旦排放核污水時,禁止高風險縣分的水產來港。

胡紹燊指,會尋求和政府合作,如果日方有需要,他們亦樂意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