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於第四季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提出參加者與政府要共同付費。醫務衛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經濟有困難的基層市民,例如領取綜援的人士,如果願意與政府共付醫療費用,都可以參與計劃,他們亦可在政府高度補貼的情況下,選用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服務,管控慢性疾病;但詳細安排仍有待與醫管局商討,需進一步釐清醫管局在基層醫療發展中的定位。

李夏茵在電台節目說,正如大腸篩查等其他項目,即使病人有經濟困難,政府都不會豁免篩查或治療費用,理念是希望市民成為自己的「第一健康負責人」,患病的話應及早求醫,盡量減慢病情惡化的速度。她又指,慢病共治先導計劃暫定為期3年,當局會進行中期檢討,研究應否進一步擴展計劃,並檢討推行模式。

李夏茵:參與計劃的醫生需按臨床指引 處方合適藥物

政府提出,計劃下的治療階段,建議診金收費水平是每次150元;為鼓勵病人達成健康指標,若參加者的血糖或糖尿水平控制得好,病人翌年再覆診時,可獲豁免首次最多150元診金,以作獎勵,醫生亦可獲約15%的獎勵金。政府預料,參與計劃的醫生,收取的診金、政府資助和獎勵金,合共約430多元。

至於有意見關注,慢病共治計劃會否令藥價飆升,或者醫生會否因成本考慮而處方舊藥,李夏茵回應說,貴價藥物較好的說法值得商榷,指醫生要按項目制訂的臨床指引,為病人處方合適的藥物,反問對一名普通病人,處方藥效強勁的抗生素,又是否對病人最好。她又期望,透過發展基層醫療,建立社區藥物名冊,以中央採購方式,用相對便宜的價錢,向醫管局藥物供應商買藥,亦有計劃逐步擴闊藥物名單至涵蓋專利藥物。

楊超發:建議診金水平只足以覆蓋基本藥物成本

西醫工會前會長、家庭醫生楊超發表示,政府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是好事,相信在醫患及政府共同合作下,可及早發現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並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不過他關注,在治療階段,診金的建議收費水平是150元,連同政府資助的162元,只足以覆蓋處方基本藥物的成本。

楊超發解釋說,若醫生為參與計劃的病人,處方醫管局名冊內的藥物,兩個月藥費大約是100多元;而部份較新的藥物,每月藥費或高達500元。他建議當局,考慮在計劃的藥物名冊中,納入更多新藥,否則若舊藥不奏效,病人的糖尿或血壓水平始終未能控制至合理水平,醫生就可能要將個案轉介回公立醫院跟進。

彭鴻昌促豁免低收入人士收費 免影響計劃參與率

對於政府表明不會豁免計劃參加者的費用,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建議收費水平對一般市民而言具吸引力,屬可負擔水平;但對基層市民來說,可能會構成負擔,擔心若政府不豁免低收入人士的收費,會影響整個計劃的參與率。他說,現時約有85萬名糖尿病或血壓高的患者,正接受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服務,當中約40%人,即是近20萬人獲豁免收費;若他們因不獲豁免而不參與計劃,或會影響大批市民的健康。

彭鴻昌又認為,要維持市民健康,不能單靠醫生數月見病人一次,建議計劃應一併提供護士、營養師和物理治療師等服務,教導「三高」病人透過定時作息、健康飲食和做運動等,更全面維持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