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今日放榜。考獲7科5**的4名「狀元」,來自3間中學,他們分別是皇仁書院的羅澤嘉、德望學校的鄭苡晴,以及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藍仲宏和古冰心。其中,皇仁書院和聖保羅男女中學的3名「狀元」,同時在數學延伸部分考獲5**,成為「超級狀元」。

中學文憑試今日放榜。考獲7科5**的4名「狀元」,來自3間中學,分別是聖保羅男女中學、皇仁書院和德望學校。

有狀元有志赴英讀物理

聖保羅男女中學狀元藍仲宏指,考試前無想過可以成為狀元,認為好成績是對身邊人的最好報答。他指,自己對物理等科學有興趣,已經獲英國劍橋大學取錄,會修讀自然科學,他認為物理有適合的抽象度,可以透過思考物理問題得到滿足感,所以希望成為科學家,他指往哪裡升學是從知識出發,至於會否回港發展,他指未有考慮太長遠的事。
 
同校另一位狀元古冰心指,得知自己成為狀元很驚喜,馬上致電家人,家人亦很高興。她指,自己對醫科有興趣,一直以成為醫生為目標,打算留在香港修讀醫科,認為可以用累積的知識直接幫助他人,貢獻香港社會,她又認為香港醫療體系發達,從事醫學研究亦可以幫助到香港以外的人。
 
古冰心表示,目前醫療系統的資源分配不均,私家醫院擁有很多資源,但只能幫助小部分人,相信當局推動公私營合作後,資源就可以更平均分配。至於當局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古冰心指,本港醫療系統人手短缺的問題多年來仍未解決,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是一件好事,雖然兩地醫生所接受的醫療教育不同,但可以互相交流,減輕本港醫療系統人手短缺的負擔。

狀元稱通識科值得修讀 對改制感可惜

今年是最後一年的通識科考試。藍仲宏表示,對改制感到可惜,指通識科要求學生提供個人見解,可以誘發學生思考不同議題,有助了解時事,改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後,科目的關注點可能會有所不同。古冰心就表示,通識科的實用性高,是值得修讀的科目,認為通識科沒有標準答案,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可訓練批判性思維。
 
對於香港近年出現移民潮,藍仲宏表示,市民移民可能基於不同原因,但所有人都是世界公民的一分子,應著眼於可否對社會作出更大貢獻,改善人類生活。古冰心表示,移民是個人選擇,如果有人希望在外國過更好生活,移民就是正確的選擇。她指,雖然本港會有人才流失,但亦有不少吸引人才的方法,例如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和推出優才計劃等。

皇仁書院狀元自小看武俠小說 冀讀醫救人

來自皇仁書院的狀元羅澤嘉已報讀中大醫科。他指,原本知道今屆只有2名男狀元,以為機會渺茫,今日得知成績後感到意外。他與家人商量後,認為自己對香港的歸屬感較強,因此選擇留港升學。

羅澤嘉表示,自小看武俠小說、歷史故事,認為醫師妙手回春,能夠令病人「起死回生」,十分厲害,他長大後亦面對親人離世,因此希望做醫生拯救生命。他又指,本港醫護人員不足,理解政府引入非本地培訓醫護人員的政策,是為改善醫療系統,相信市民會受益,當局亦會確保引入的醫護有足夠水平。

德望狀元開考前確診 對成績感意外冀未來從醫

德望學校狀元鄭苡晴說,在開考前一星期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一度發高燒,令狀態欠佳,曾擔心到哭,直至開考前一天才轉為陰性,慶幸最後毋須到確診考生的特別試場應考。她形容考試成績「出乎意料地好」,認為不負父母及老師的期望,感到開心榮幸。

鄭苡晴說自己小時候曾經入院,受到醫護人員悉心照料,因此希望成為外科醫生。她認為醫生工作有意義,對於診斷及做手術亦深感興趣,已報讀港大醫科,亦有同時報讀英國院校的醫科,暫時未決定留港或到海外升學。她指計劃到外國讀書的初衷是希望踏出舒適圈,想嘗試在陌生環境下靠自己生活,亦喜歡英國的文化及建築,但現階段未有移民的打算,又認為香港的醫療系統很完善,如果到海外升學也會考慮回港執業。

對於實施《港區國安法》後香港的前景,鄭苡晴表示對國安法不是非常熟悉,但認為《港區國安法》令社會更有秩序,又指香港與內地會越來越多連繫,如果能夠互相學習及合作,可令兩地有更好的發展。被問及對文憑試狀元多數升讀「神科」的看法,鄭苡晴不認為狀元只因分數而入讀,而是在於他們對該領域的熱誠與抱負,又指若自己志不在醫科,而是其他興趣,也會照樣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