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間大學稱已購買人工智能工具供師生使用。港大宣布,9月新學年會為師生免費提供多個GenAI應用程式,包括ChatGPT及Dall-E,但限制每名學生每個月只可向應用程式發出20個指令(prompt),以免有校外人士透過學生使用程式。校方表示,參考教員使用的用量,認為20個指令足夠,會繼續監察學生的用量,又相信設上限可令學生更精明地提問。
被問到使用GenAI會否引起抄襲的問題,校方表示,除了個別禁止使用AI的課堂外,學生提交AI生成的答案,不會被視為抄襲,又表示,由於目前檢視抄襲的軟件,未足以判斷有否使用AI,因此不希望武斷地懲罰學生,但若相似率高,會會見有關學生了解情況。
校方又表示,不希望學生「原汁原味」呈交由AI生成的答案,期望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判斷AI的答案是否正確,亦會鼓勵教學人員嘗試以不同評核方式,包括口頭答辯、課堂現場示範等,以評計學生的學習成果。
港大2月一度表明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做功課,港大副校長何立仁表示,當初擔心學生無法公平獲得相關資源,亦憂慮教師難以公平評核,強調校方自2月就人工智能的應用進行多場討論,不希望學生落後於形勢。
港大獲大學教資會資助1500萬,校方亦有額外投放資金,為學生訂閱人工智能應用程式,並會舉辦工作坊、提供網上課程和相關教材資訊,亦會設立AI診所,為學生提供一對一支援,下載不同AI應用程式,診所每天開放3小時,直到9月1日。校方亦會提供人工智能認知能力線上課程,協助師生認識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和威脅等。
科大、嶺大、城大、理大和教大已購ChatGPT使用權
科大表示,早前已亦購買ChatGPT 3.5的使用權,6月開始供師生使用,每名用戶在每次可以發出最多20次指令,每月可用最多50萬個權杖(token,使用ChatGPT時,每運算和生成約4個英文字符就需用1個權杖)。科大表示,學院可制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指引,可以禁止學生使用,也可以限制學生使用的工具,亦可以不設限制,但學生須註明使用AI生成的內容。科大又指,將成立由師生組成的工作小組,制訂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策略。
理大表示,8月已推行為期3個月的試驗,免費為全體教職員和學生,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包括ChatGPT及Microsoft Bing Chat,每人每月可使用最多50萬個權杖;另外,理大亦為教學和臨床人員提供ChatGPT-4,每月可用最多10萬個權杖,處理文字和圖像。理大又指,對人工智能工具採取開放立場,並已發出相關指引,今年4月生效,要求學生秉持學術誠信,負責任地使用有關技術。
嶺南大學候任校長秦泗釗在大學網站撰文,指已為全校購買ChatGPT 3.5版本的許可證,將對師生提供培訓,教授必須決定、並明確規定何時可以在書面作業中使用ChatGPT,學生也可能會被要求提交清單,交代課業內容有哪些部分源自ChatGPT。他亦已指示商學院在通識教育課程中,開設有關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課程。
秦泗釗又指,自己也通過微軟的平台使用ChatGPT近半年,能夠撰寫不同風格的電子郵件或專業信函,亦令他作出更具批判性的思考,他亦會對工具提供的內容變得更警覺,他希望學生也能變得更有辨識能力和批判力。
城大就指,將在新學年讓先生使用CharGPT,教職員可靈活地按課程及課業性質,決定是否容許或完全限制學生於課業上使用ChatGPT,提醒學生需謹慎使用工具,注意資訊可靠性,必須注意避免違反大學的學術誠信指引。
教大表示,6月底已推出教大專屬的AI對話系統供教職員率先使用,亦計劃於9月開學後開放至學生使用。教大亦有開辦工作坊、網上課程,讓師生進一步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應用。
中大和浸大已制訂指引 須符合學術誠信守則
中大回覆查詢時表示,理性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有助提升教學質素,鼓勵師生熟習使用這些工具,已經向所有教學部門及學生發出電郵,就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發出指引。中大指,除非學生明確獲得導師允許,否則禁止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完成作業。如果在教學中採用人工智能工具,教師應謹慎監察準確性和可靠性,引導學生妥善使用這些工具獲取的資源,並承擔責任。
浸大表示,已經制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指引,學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時,必須符合大學有關學生的學術誠信守則,以及相關學院、學系及課程導師的準則和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