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首輪申請午夜12時截止,截至下午5時,發展局共接獲11份輸入勞工配額的申請,涉及3910名勞工,佔1.2萬個配額不足3分1。發展局預計可於9月底或之前完成審批,首批建造業輸入勞工最快今年第四季抵港。下一輪申請期將於10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

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估計,首輪申請不會超額,指計劃要求外勞獲批後12個月內到港,但一般工程年期可長達4至5年,不同工序要按時間表進行,業界人力短缺不能一次過填補,相信業界會分批申請,政府亦會按工程進度審批。

有運輸業反映輸入外勞行政成本高,伍新華指,相比運輸業,建造業「搭橋、建屋」不能等,業界輸入外勞時,除了工資亦要顧及時間成本,一般工程拖延除了令人工和材料價格上升,公營工程使用公帑,出現延誤更不理想。不過他指,業界正努力透過組裝合成技術和機械輔助,減少人力需求,並加強培訓人手,若1.2萬個外勞來港後,能夠滿足基建需要,他傾向不再增加輸入配額。

不過,建築業承建商聯會會長吳彩華指,單計公營工程短缺的工人已超過1.2萬個,而私營工程人手問題同樣逼切,期望政府盡快增加輸入名額,並容許私營工程申請輸入外勞。他認為,可以制定公私營工程輸入比例,確保兩種工程都有足夠人手。他希望當局參照首輪經驗,考慮增加多少配額,以及安排設立更多中央外勞宿舍,相信承建商亦樂意按私營項目地盤位置,租用單位讓外勞住宿。

發展局長甯漢豪上周六在本台節目指,就計劃收到5宗申請,涉及輸入幾千名工人,當局預計需要約2個月完成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