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在澳洲取得牌照的登記公司,前日向當地的監管機構申請自願撤銷註冊,並在申請文件中聲明,公司資產價值少於1000澳元,即折合約5000港元。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分析指,公司可能是想盡快將股東或董事資料,從公眾有機會查閱的平台移除,並希望減低公司再被申索的機會,有可能是想挾款私逃。他接受訪問時,呼籲在港的相關債權人,盡快尋求澳洲專業人士的協助,替他們到當地向JPEX提出申索。

他解釋指,公司申請撤銷註冊時,必須證明沒有未償還債務,以及並非被控或提控一方,因此受影響的投資者應盡快以債權人身份提出申索,否則公司一旦清盤或撤銷註冊,要再恢復註冊並接受申索,將是複雜的過程,亦有機會影響日後的資產分配次序和金額。

江玉歡:需反思新興投資平台監管是否完善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示,JPEX案越滾越大,要反思現時本港對新興投資平台的監管制度是否完善。她說,在《證監會條例》下,證監會有責任防止公眾受騙並盡量減低相關損失,質疑當局未有效推廣或教育大眾。

江玉歡在電台節目指,警方一邊「高調拉人」,涉事平台就一邊「永不放棄發出呼籲」,認為警方應更清晰說明有關投資平台是否有問題,否則情況有如天台漏水,但根本沒有聚焦修補天台,而是拿碗裝水。

數字金融協會:監管當局反應慢

香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陳家豪表示,香港早已是世界級虛擬資產交易中心,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或虛擬貨幣泰達幣(USDT)等,一開始都是在香港營運,批評監管當局反應太慢,導致「漏水越來越嚴重,甚至好像倒水般」。他指,幾年前虛擬資產交易開始在香港發展,到當局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已經不能夠要求相關平台全部「釘牌」、慢慢申請牌照再重辦業務,因此惟有提供1年過渡期。

他質疑,金管局早年訂立「惡法」,禁止零售投資者買賣虛擬資產等,做法「完全趕客」,令營運者「無鞋挽屐走」,部份轉投新加坡市場;及後當局高調表明,要發展香港成為虛擬資產交易中心,並為業界提供過渡期。他說,部份KOL鋪天蓋地賣廣告,是過渡期生效前發生的事,指過渡期有如「明日要去考試,今日才挑燈夜讀」,形容當局行錯一步,就「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他建議,若市場再出現新興產品或工具,應一概納入「監管沙盒」。他又認為,要盡快整合監管流程,由立法會或政府機關,製訂綜合方案,交由某一執法機關或監管機構,又或者以聯合模式,透過同一條法例堵塞漏洞。

投資平台申請牌照花逾2年 負責人:必經之路

上月宣布獲證監會發牌及受保的數字資產平台OSL,執行董事及法規事務主管刁家駿表示,平台花逾2年才獲發牌,從營商角度一定是很長,但認為是成為合法機構的必經之路。

刁家駿在本台節目說,他認同香港的發牌制度及理念,認為能提供客觀底線,確保持牌平台每月向證監會提交報告,達致財務透明,並有足夠流動資金,平台負責人亦必須通過監管機構的背景審查,一旦發生問題,投資者都知道如何投訴或提告;相反,部份地方法制不完善,可能會令投資者有錯覺,誤以為虛擬平台有登記或發牌制度,相關保障就等同傳統市場。

刁家駿:不贊成公布申領牌照平台名單

刁家駿表示,作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角色與傳統市場一樣,同樣要保障客戶的資產,維護香港金融體系秩序,防止非法活動和非法資金流入市場。他提醒投資者,如果有平台聲稱毋須審查便可輕易開戶,又或者指投資絕對安全,都可能已經響起警號。

「用另一角度思考,如果平台不知道你是誰,即是你都未必知道平台負責人是誰。無論數字資產,抑或傳統金融工具,例如炒股票、買債券等,永遠都沒有絕對安全,不會有無風險的投資活動。」

刁家駿同意,應該就非法平台製訂黑名單,讓投資者有多一個渠道核實,並衝量和評估風險,但就表明不贊成公布正申請牌照的平台名單。他指,現時虛擬資產交易仍屬新興領域,有太多誤導訊息,投資者對市場狀況和發牌框架的了解程度亦相對較低,擔心公布名單反而製造更多空間,令投資者容易感到混淆,甚至誤以為正在申請牌照就等同已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