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舉辦「媒體報道與精神健康」研討會,探討如何促進媒體平衡報道精神健康議題,避免加深公眾對精神病患的偏見,超過100名前線新聞工作者、編輯、學者、醫療專業人員、精神復元人士和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提供支援服務的服務提供者出席。

平等機會委員會社會參與及宣傳專責小組召集人黃梓謙在一個研討會致辭時表示,香港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在2001年至2020年的19年間,由約5萬人增加至逾25 萬人,升幅逾四倍,惟公眾對精神健康需要的理解仍然不足,認為有迫切需要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議題的理解和認識。
 
他指,媒體報道是公眾理解精神健康的主要資訊來源,相信媒體在消除公眾對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標籤上,擔當重要角色,讓市民正面和準確地認識精神健康。
 
平機會行政總監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朱崇文表示,受社會的觀感或標籤影響,本港目前有74%精神健康需要人士不願尋求支援,期望傳媒報道有關議題時,應避免使用煽動性或針對性用詞,及應諮詢專家意見,盡量避免悲劇化或負面,及不應將患者行為與精神病掛鉤,又建議在報道上增加精神病康復相關內容。
 
朱崇文指,目前《殘疾歧視條例》保障精神病患的範疇較窄,對於言語中傷成立的門框較高,提醒傳媒在報道時,不要莫視法律責任,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應訂立指引,為傳媒提供標準。
 
記協:主流媒體應注意報道言辭
 
記協主席陳朗昇表示,支持推廣及關注精神健康相關議題,社交平台普遍規範用戶避免發佈自殺或自殘相關內容,變相已令本地非主流網絡媒體受規範,傳統主流媒體在自家平台發放相關報道時,應多加注意言辭,必要時詢問專家意見。

研討會由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及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支持。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執委會成員黃綺湘指,傳媒報道有如雙刄劍,一不謹慎可能會在病人和家屬的傷口上灑鹽,但專業的報道可以幫助社會消除對病人的歧視,也可以讓政府更掌握病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