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第二階段「不同時段不同收費」,將在12月10日清晨5時實施。當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示,「不同時段不同收費」下,平日周一至周六,會分3個時段收費,繁忙時段分別是早上7時半至10時15分和下午4時半至7時,紅隧和東隧私家車收費40元,西隧收60元;上午10時15分至下午4時半的一般時段,三隧劃一收30元;其餘非繁忙時間三隧劃一20元。
至於周日和公眾假期,私家車上午10時15分至晚上7時15分在三隧劃一收25元,其餘時間收20元,非繁忙與繁忙時段之間會遞增或遞減收費,過渡期間私家車每2分鐘加或減2元。署方相信,新方案不足以構成誘因改變行車速度,提醒駕駛者有責任保持合理速度,屆時亦會有警方執法。
遞增或遞減收費下 署方料不會令車輛改變行車速度過隧道
至於的士和其他商用車種,每日全日分別維持劃一收25元和50元。署方解釋,分時段收費只適用於私家車同電單車,而的士和其他商用車涉及乘客收費,擔心會引起混亂,因此會維持劃一收費。
當局會在原本的收費廣場增設顯示屏,顯示實時隧道費資料,在實施初期亦會啟動緊急交通事故協調中心。
運輸署料繁忙時間過海私家車流量能減10%
運輸署預計,新方案下,繁忙時間的過海私家車流量能減少10%,整體車流可減少5%,隧道出入口的車龍會有所縮短,以致不會影響非過海交通。署方舉例指,繁忙時間紅隧往港島入口龍尾,會由油麻地駿發花園縮短到佐敦女童軍會。
當局指,首階段「633收費」後,交通情況符合政府的預期。隨著社會復常,整體過海交通流量已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並可能隨著社會和經濟活動進一步恢復,而有上升的趨勢,因此有需要及早實施分時段收費,以疏導繁忙時間的過海交通,預期實施分時段收費後,交通分流的效果會更為明顯。
當局表示,自今年9月開學後,3條過海隧道交通量達9.7萬架次車輛,其中紅隧錄得3.1萬架次,東隧和西隧分別有3.2萬架次和3.5萬架次,整體對比實施「633固定收費」方案前增加8%,對比2019年疫情前稍多2%。
運輸署指,易通行每小時能處理14萬架次車輛,即連接沙田和九龍的三條隧道和三條過海隧道最繁忙一小時的4倍,當局已完成模擬和現場測試約88萬次車輛。系統應付能力無問題。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指,相信不同時間不同收費能改善繁忙時間的車流,但指方案有一定複雜性,期望政府有足夠宣傳,否則會對駕駛人士造成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