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私隱專員公署聯同生產力促進局進行的「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及私隱認知度」調查,顯示本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以100點為最高,錄得47點,按年下跌6.3點,是指數成立以來錄得最大的跌幅,中小企及大型企業的指數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7.1點及4.1點。
機構今年9月透過電話訪問378間企業,發現近四分三受訪企業在過去12個月內曾遇到最少一類網絡安全攻擊,較去年再飆升8%至歷來新高;而指數上升主要因為更多中小企受網絡安全攻擊,較去年大幅上升一成,當中超過9成企業曾受到釣魚攻擊,近8成企業曾經接收過釣魚電郵。
釣魚攻擊增社交媒體、AI及二維碼等新種類
調查亦發現,除了較常見的電郵、電話等外,過去一年亦新增3項新興的釣魚攻擊模式,包括社交媒體、人工智能或生成式AI,以及二維碼等。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指,相信這個現象與科技及社交媒體應用快速發展有關,呼籲市民要加強警惕,切勿輕易提供銀行、電話號碼及身份證等資料。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陳仲文表示,AI技術可利用現有影像或錄音,進行人面模仿及假扮聲音,文字生成工具亦已進化,變得更加像真,提醒巿民和企業要採取「零信任」的概念,避免提供敏感資料,亦要求證對方的身份。
陳仲文又指,調查反映企業在網絡保安風險評估有鬆懈,進行系統保安修補管理及採取網絡威脅防禦措施亦減少,大多受訪企業指最大困難是資源不足及缺乏人手。他指人類是網絡安全中最薄弱環節,很多網絡攻擊之所以成功,都是由人員疏忽導致,本年度員工的網絡保安意識指數繼續停留在25點低位,有迫切需要改善,強烈建議企業要定期為所有員工提供培訓及網絡安全演習,亦要針對釣魚攻擊提高員工的防範意識。
本年度資料外洩事故共119宗 公營機構佔3成
對於多間公營機構接連出現資料外洩事故,私隱專員鍾麗玲指,截至10月底,今年共錄得119宗資料外洩事故,當中公營機構佔3成,她認為公私營機構在網絡安全方面一樣存在風險,呼籲所有機構,不論規模大小,都要投放更多資源加強數據和網絡安全。
鍾麗玲又指,正與政府緊密合作,全面審視私隱條例的相關要求,初步建議引入強制性資料外洩通報機制,以及加強公署的行政罰款能力,未有適時通報資料外洩事故的機構,會以罰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