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政府共同發布《大灣區標準合同》便利措施及先行先試安排,簡化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個人信息跨境流動到香港。大數據專家、前阿里巴巴(09988.HK)副總裁、科技園公司董事會成員車品覺,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過往好多公司因為提取內地數據的審批流程複雜,機會成本過高而卻步,相信今次安排可令大灣區內數據更充分流通之餘,亦是本港成為數據樞紐的先決條件。

車品覺解釋,許多國際公司選擇落戶香港,都是瞄準內地或大灣區生意,一直期待本港盡早有數據樞紐角色,以便與內地做生意時,可以更方便掌握數據。他亦提到,今次開放先試先行的時間點良好,兩地部門商討效率較以往提高,估計首階段試行3至6個月,倘若順利,香港在大灣區內的角色將更加清晰,而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範圍,可能由大灣區擴展至其他內地城市,不少正在向本港查詢,探討數據流通安排。

對於上海也正探索與外地數據跨境流動,建設國際數據示範區。車品覺認為,香港與上海定位不同,不存在衝突,上海目前期望在示範區,為跨國企業提供類近於「一國兩制」的便利,基本上全港都有,而且本港的先行先試,是為了推動國家戰略地區發展,更具目的性。他又說,國家有幾個地區共同探索與國外流通更便利的方法,並非壞事。

金融界:助促兩地銀行業務發展

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認為,措施有助減低香港與大灣區兩地居民,在跨境申請貸款和信用額度的難度,促進兩地銀行業務發展。保安方面,由於兩地都有集中的徵信資料庫,可更保障資料的傳送安全度,預期初期同意將信貸資料傳送人士,多數是信貸紀錄良好,相信會持觀望態度居多,其後傳送需求才會逐步增加。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表示,舉措是個大突破,目前不少港人到內地生活或就醫,已經出現痛點,例如個人醫療紀錄未知能否帶上內地予醫院參考,一度為內地生活的港人帶來不便,如今港人可以用個人身份批准後,將醫療紀錄上傳到內地,又符合私隱要求,雙向而言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