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計劃今年4月1日生效,環保署發稿回應外界關注,指有意見擔心垃圾收費實施後會有人隨便將垃圾棄置在公共地方,亦有意見誤以為垃圾收費實施首6個月「適應期」內,政府不會對亂拋垃圾作出檢控。當局強調,「適應期」是讓市民習慣使用指定袋棄置垃圾。當局在垃圾收費的「適應期」內,仍會繼續對亂拋垃圾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強調在公共地方非法棄置垃圾,無論是否用指定袋包好或貼上指定標籤,執法部門都會向相關人士處以3000元定罰款通知書。

環保署表示,除了展開宣傳教育工作外,亦不斷提升回收配套,並與各方持份者緊密溝通和合作,一同為實施垃圾收費作好準備。其中截至去年底,已舉辦52場為物業管理業界及業主組織而設的網上簡介會,共超過6000人參與,亦正與物業管理監管局合作,舉辦相關認可培訓講座。

環保署又指,截至去年底,已在電視和電台平均每日播放約30次宣傳片或聲帶,計劃於本月稍後開始,宣傳購買指定袋或指定標籤的安排,相關宣傳工作會持續至今年年底。

  

署方指,「綠在區區」去年已接待超過500萬人次進行乾淨回收,而「綠綠賞」積分計劃的登記帳戶數目已超過40萬,現時已有超過170個公共收集點遍布全港,其中首個設於港鐵站的「回收便利點」「綠在青衣」將於季內投入服務,環保署將會逐步在50個公共屋邨內設立小型「回收便利點」,最近亦完成標書評審工作,稍後將批出服務合約。

  

對於有不少意見關注佔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3成的廚餘的回收,環保署指,過去一年在更多公私營場所、食肆集中的地區收集廚餘,整體廚餘回收量已達每日200公噸,比去年上升大約3成,正與房屋署和房協合作,今年內將廚餘收集服務,逐步擴大至全港所有公共屋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