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會檢視長期未調整的公共服務收費。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如果部分公共服務收費長年沒有加價,當局應該追回通脹加價,做法合理,但如果要在市民必須使用的項目上加價,要視乎對民生的影響。

莊太量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即使增加公共服務的收費,對紓緩財赤幫助亦不大。現時政府財赤近千億元,各項收費涉及的開支大為100億元,即使加價一半,只是多收約50億元。

對於有建議向港人徵收陸路離境稅,莊太量認為不可行,因為不利香港與內地融合,違背國家政策,只向港人收費會偏離徵稅原則,加上過關時間短促,未必有時間收費。

議員倡增加各類罰款金額 設檢視收費機制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表示同意,並認為長遠應該設立檢視機制,每3至5年調整收費。他又建議當局增加各項罰款金額,包括違例泊車、遲交報稅表、遲還圖書等,相信市民會理解,至於康文服務亦可上調收費,但未必需收回成本。

黃俊碩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政府主要收入來自賣地、薪俸稅、利得稅等,公共服務只佔一小部分,即使加價對紓緩財赤幫助不大,而財赤主要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有企業把區域總部遷離本港,認為長遠要激活經濟,吸引資金來港,才會有足夠的稅收。

至於今年應否繼續派發消費券,黃俊碩認為,消費券只能在短期內提振經濟,如果長期派發,會令市民產生依賴,而且派發消費券後,商品價格亦會上調,經濟效益不大,不是理想的做法。當局應該把財政儲備花費在更適當的地方,例如扶貧政策。對於有人建議徵收離境稅,黃俊碩認為,會影響本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窒礙香港發展。

社協憂基層市民受害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現時經濟環境不好,基層的負擔很大,希望當局不會調整收費。她以水費為例,指雖然自90年代起已經沒有上調,但對劏房戶而言仍然是很大的負擔。她又指,公立醫院急症室是基本及緊急的服務,如果增加收費只會令基層市民受害。

施麗珊建議,當局研究徵收暴利稅,向利潤高的企業徵收累進式稅項,以減少對基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