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署長羅淑佩指,出售資助房屋面對盈利壓力,若果情況持續不理想,不排除調整出售資助房屋的定價機制。

房委會日前公佈,一個公屋單位的建築成本為92萬元,而居屋建築成本破百萬,至109萬元,按年增加升21%。羅淑佩在房委會大會上指,房署在出售房屋上面對壓力,要避免「賣一間蝕一間」的最壞情況,指如果「賣一間蝕一間」,反映房署控制成本做得不好,以及定價機制有空間檢視,指對上一次在2018年調整居屋定價機制時,市況與目前有很大分別。羅淑佩指,目前居屋仍有微薄盈利,亦非以居屋賺錢,但房署需要支持十年建屋計劃。

政府對上一次調整居屋定價機制,是在2018年,上屆政府因應私樓價格持續上升,將居屋定價由市價指定折扣,改為以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作為定價基準,而綠置居在居屋的折扣以上再提供1成折扣。

會上有委員提出調整資助出售房屋比例,以增加房屋署收入,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出售房屋是房屋署主要收入,如有調整會適時公布。

招國偉:當局應該考慮其他方法壓縮成本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在會後指,房委會目前財政狀況仍然穩健,每年出售資助房屋的平均淨收益都有約100億元,相信仍未出現「賣一間蝕一間」的極端情況,未有需要檢討定價機制,但如果日後建築成本持續上升,當局應該考慮從其他方法,如運用「組裝合成(MiC)」技術等壓縮成本。

何永賢:要考慮房委會財政狀況才能決定會否推出租金寬減

房委會預計現金及透支結餘在5年後下跌四成,何永賢指,要開始思考如何確保財政健康,她指,將在年中按法例檢討公屋租金水平。房屋署補充指,公屋租金每兩年檢討一次,對上兩次檢討都有加租,但均推出寬減措施,今次調整要考慮房委會財政狀況,才能決定會否推出寬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