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台灣,不少人都會立即想起夜市。全台有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夜市,但原來都經出現受居民排斥的危機,最終在攤販自律和政府協助下,找出生存和發展之道。當地業界和學者建議,如果香港想發展夜市和夜經濟,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政府亦需要有政策配合。

港人︰台灣夜市比香港「抵食」

在台北大同區的寧夏夜市已經有80多年歷史,有不少排隊名店,亦吸引不少香港人前來「朝聖」,覺得夜市除了選擇多,食物價格亦十分便宜,比香港更「抵食」。

台灣夜市商圏產業工會總會長林定國,由父親一代起已經在寧夏夜市攞攤,他說在二十多年前,夜市附近的居民不滿環境和噪音問題,要趕走攤販。攤販其後採取一系列自律措施,不用擴音器叫賣、保留通道給其他商戶,並提出環保發展方案,包括安裝油脂截流器,一些售賣油炸或者臭豆腐等味道濃烈的攤販,亦要加裝油煙處理器和濾網等,最終成功把寧夏夜市打造成特色環保夜市,同時減低對居民的影響。

業界︰政府須支援減低對居民影響

林定國指,夜市要成功和可持續發展,除了攤販自律管理外,政府亦有角色。他形容夜市等同髒和亂,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對附近的居民可說是災難,因此若政府認為攤販擺賣的地點適合發展夜市,便要在設備和法規上配合,減少影響居民;若認為地點不適合,便要協助物色場地轉移攤販。

林定國又指,台灣的歷史造就深厚的飲食文化底藴,是夜市成功原因之一,若香港要發展夜市,帶動夜經濟,要找到地區特色,又建議可參考泰國等其他地區的經驗,利用空置的地方,發展有主題的特色夜市。

除了夜市外,台北中山和西門町等商圈,都已擺脫疫情影響,晚上恢復熱鬧。淡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錢思敏指,政府大力推動商圈發展,又利用公帑推出夜市券和消費券等,成功扭轉疫情期間網上消費的習慣,令民眾再出街消費。

學者︰須有具創意活動吸引外出

不過,要令夜經濟持續發展,而不是短暫「放煙花」,錢思敏認為除了消費補貼外,亦要有具特色和創意的文娛活動配合。她舉例指,上月市政府在故宮博物院舉辦聖誕夜派對,參加者可以穿上古代服飾拍照,現場佈置成明朝皇帝的生活場景,有傳統音樂表演和特色食品,參加者可感受古代皇室生活,為迎合現代人喜歡「打卡」的特點,現場設有不少「打卡位」,活動大受歡迎。

錢思敏說,香港已經是成熟的市場,只要能發揮創意,組織有亮點的活動吸引人走出門,便不難帶動周邊地區的消費。

記者:黃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