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採用新方法偵測老鼠活動情況,1月起率先在3個地區,包括中西區、灣仔區及東區,以熱能探測攝錄機輔以人工智能技術,計算出「無鼠百分比」,取代傳統利用誘餌方法計算的「鼠患參考指數」。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表示,署方需時安裝和拆卸攝錄機,以及分析拍攝到的影像,因此每月只能在3區記錄數據,期望上半年在全港各區完成首次調查。
 
李明偉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預料首輪調查成本約750萬元,當中包括購置攝錄機和人工智能分析影像的費用,以及安裝攝錄機的人工;雖然成本較以往調查方式高,但相信成效較佳。他說,舊有利用鼠餌統計鼠患情況的方式,可能會受其他人或動物活動影響,調查結果只反映區內鼠患分布和廣泛程度,未能反映嚴重性;而新方法會每2分鐘摘取影像,準確度較高之餘,亦能取得對滅鼠工作更有意義的量化數據。

被問到為何不在各區同步採用新技術,李明偉解釋指,署方會根據區內投訴個案,以及食環署清潔工作收集的資料,訂出每區100個需要安裝攝錄機的地點,如果全港各區同時安裝,就需要有約2000部攝錄機,牽涉的資源將會倍增。

陳凱欣倡增夜間滅鼠隊資源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凱欣表示,樂見食環署認真處理鼠患問題、承認以往監察方式有問題,但關注新方法能否真正反映社區鼠患嚴重性。她說,任何監察指數都有盲點,例如攝錄機鏡頭都有限制,未必能全方位拍攝整條後巷,認為不能單靠指數決定滅鼠行動。她指,食環署增聘人手進行夜間滅鼠行動後,去年捕捉到的老鼠數目大幅上升40%,認為署方應投放更多資源,在夜間捕捉老鼠。

陳凱欣又提出,以往「鼠患指數」越高,代表環境越差;但改用「無鼠百分比」後,數值越高,代表越少老鼠。她認為,政府要多作解說,教導市民如何理解新監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