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本台節目表示,年初一至四合共有392萬人次經各陸路口岸出入境,已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各口岸的運作亦暢通,不過他指部分口岸通宵過關的安排不能日日做,當局會與內地有關部門配合,在大時大節或有大型活動時,視乎實際需求調整安排,前提是不能浪費資源。陳國基指,新年期間內地旅客訪港人次較疫情前有增長,過夜旅客亦有所增加,其中疫情前旅客平均留港3.1晚,但到去年第4季已經增加至3.4晚,過夜旅客佔整體5成,酒店新年入住率亦達到90%,與疫情前相若,當局會繼續舉辦大型盛事吸引旅客。
陳國基又提到,政府正與內地商討增加自由行來港城市的數目,亦會研究「一簽多行」措施。他指本港首批開放自由行的內地城市主要都是一線城市,但因應近年內地發展迅速,很多二、三線城市都可以考慮,當局很歡迎放寬自由行政策,但何時能夠落實,仍待與內地達成共識,並非特區政府自己能決定。
陳國基:需認清23條立法重要性 毋須理會恫嚇言論
政府正就基本法23條立法進行諮詢,陳國基表示,立法會議員基本上已有共識,需要盡快推進立法進程,市民亦要認清立法的重要性,與政府團結一致。他指美西方國家近年對香港的干預行為變得更加明目張膽,公然揚言制裁法官,企圖利用香港作為棋子,壓制中國的發展,形容與國安有關的法例是保護香港的藥物,但要身體強壯、增強抵抗能力,就要國民身份認同,不能讓2014年「佔中」及2019年「黑暴」事件重演。
陳國基反駁外界質疑「香港玩完」的言論,強調香港不容許外人挑起矛盾,相信只要團結一致,香港定能發揮更好前途,指股市及樓市疲弱的現象只是周期性,不足為奇,形容這類嚇市民的言論毋須理會。他又指,本港的法庭一直獨立行使司法權力,自己連一個法官的電話都沒有,即使有行政事宜與法官見面商討,都一定有第三者在場,避免觸碰案件,影響法庭的獨立判斷。
至於外界關注會否接納以公眾利益作為「竊取國家秘密」的抗辯理由,陳國基指理解新聞從業員的憂慮,當局會考慮有關的問題,希望消除社會上不必要的擔心,但他重申新聞、集會自由等都受《基本法》保障,只要是正常行使權利、沒有犯罪意圖,一般市民毋須擔心犯法。
陳國基又強調,香港不應該只有中產和有錢人才能生活得開心,當局未來會推出更多措施,令基層市民受惠,約90萬的劏房戶、單親家庭、獨居及雙老長者未來將會是政府主力支援的對象,他指400多隊關愛隊至今已經探訪3萬個家庭,尋找隱蔽個案,社區客廳及課後託管服務亦會繼續擴大服務範圍,希望基層人士能在香港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