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表示,在中環及鄰近地區實施電子道路收費,未有落實的時間表。林世雄指,3條過海隧道分時段收費實施約2個月以來,正見成效,過海隧道的整體車龍及塞車的情況已有紓緩,預計駕駛者仍需要時間適應,現階段未有整全數據下,不宜冒進在中環實施電子道路收費。
他又表示,「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涉及將現時免費的道路改為收費道路,必須小心評估計劃對交通及社會的影響,政府會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處理中環及鄰近地區的塞車,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及自動車牌識別技術,積極在中區推行自動交通執法,以及探討其他交通管理措施。
林世雄:3隧分時段收費效果符合預期
林世雄表示,3條過海隧道實施分時段收費之下,上月平日總過海車流量,與實施新收費模式之前相若,大約每日27萬架次汽車,西隧車流上升1成2,紅隧和東隧就分別下降1成1和8%,符合預期。至於繁忙時段整體過海車流量,就平均減少3%,緊接繁忙時段前或後約半小時,就平均上升4%,反映部分駕駛者開始改變出行習慣。至於繁忙時段的車龍,紅隧和東隧分別減少超過1公里和0.5公里,繁忙時段以外,以往經常擠塞的紅隧較以前暢順,鄰近隧道口的非過海交通亦有明顯改善。
航運交通界易志明就指,紅色小巴在三隧劃一收50元之下,經營極度困難,灣仔駱克道往慈雲山及往上水的兩條「黃金路線」已經結業,要求政府檢視收費。林世雄就指,商用車劃一收50元,已比之前3隧平均收費低,又指新收費只是實施約2個月,仍要時間觀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