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在《財政預算案》預估,下年度的垃圾收費收入,將達到17.9億元。垃圾收費措施將於8月推行,環保署回覆本台查詢時表示,境外經驗顯示,推行垃圾收費初期,市民需要一段長時間適應,基於2021年指定袋使用量的調查結果,估計會有一半市民用指定袋,相應收入約為16億元,另外亦涉及約2億元的「入閘費」收入。署方強調,現時數字只是初步估算,實際收入仍受多項因素影響,例如遵規率、市民的適應程度、市民參與減廢回收的程度等。

署方又指,去年年底開始接受批量採購申請,讓物管公司及業主組織等購買指定袋並分發給住戶使用,預計可協助住戶養成使用指定袋棄置垃圾的新習慣,從而提高循規率,垃圾收費收入預算亦會因此上升。不過,署方亦預計隨著市民逐漸適應,並更積極參與減廢回收,市民購買指定袋的數量及容量將逐漸降低,相信將來垃圾收費的收入會逐步減少。

署方又指,政府會在計劃實施3年後檢討,到時會整體檢視垃圾收費的各項安排,包括收費水平。政府已承諾會投入與垃圾收費收入相若的資源,推動減廢回收工作,達致「專款專用」的效果;而垃圾收費還未開始,環保署本年度在減廢回收工作的開支已近9億元。

謝展寰:視乎市民是否循規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指,立法時已承諾會投入與收入相若資源,用於推動減廢回收,達至專款專用。他説,推算收入非特別樂觀或悲觀,但實際收入仍視乎屆時市民是否循規、適應程度和是否參與減廢回收等。又指,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仍在準備當中,會適時公布細節。

謝展寰:降首次登記稅寬減   不影響電動車吸引力

預算案提出延長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安排兩年,不過寬減額將下調4成,稅前車價超過50萬元的電動車亦將不獲寬免。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指,隨著電動車技術成熟,市面售賣電動車車款不斷增加,價錢因為競爭不斷下調,不少城市減少對電動車的津貼和資助,是全球整體方向,又相信車款增加、車價下調和燃料費較少下,措施不會降低電動車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