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母嬰健康院7月起,將採用新制訂的生長圖表,監察兒童的生長情況;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則將於新學年起採用新圖表。

醫務衛生局轄下「醫療衛生研究基金」早前撥款,資助進行「香港生長研究」,在公私營醫院、母嬰健康院、學校及非政府組織等多個地點,收集逾2.1萬名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的生長數據,發現當代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高和體重,均較以往呈明顯長期增長趨勢,因此由1993年沿用至今的生長圖表,未必適合用於評估當代兒童及青年生長。

團隊建議,採用適用於18歲或以下人士的「香港2020生長圖表」,並更新體重、身高、體重指數(BMI)及頭圍數據;而評估5歲或以下兒童,特別是非華裔兒童時,亦可採用世衛在2006年制訂的《兒童的生長標準》。

兒童身高中位數增1至2厘米 將轉用BMI量度肥胖

帶領研究的衛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表示,現今兒童的身高中位數,較1993年高1至2厘米,而體重變化就因應年齡群組有所不同。他又說,新生長圖表總共有9條百分線,較舊圖表多2條,但強調只要兒童大致符何任何一條百分線的生長情況,又沒有出現其他臨床問題,家長都毋須太擔心;一旦兒童身高或體重發展有異樣,應諮詢醫護人員。

另外,衛生署評估兒童超重和肥胖問題時,將不再採用「身高別體重」標準,而會改用BMI。在現時定義下,對18歲以下、身高介乎55厘米至1.75米的男性,以及身高介乎55厘米至1.65米的女性而言,若體重高於同齡人士中位數20%,就屬於超重;而轉用標準後,男性和女性的MBI若分別超過23和25,就屬超重,不會納入年齡的考慮因素。

鍾偉雄表示,根據學生健康服務中心2016至18年的數據,若以舊標準衡量5至13歲兒童的情況,有約21%男生和16%女生屬超重及肥胖;採用BMI計算,百分比就分別降至20%和15%。他說,從臨床角度分析,超重人數減少是較理想,可避免將正常體重的人士界定為超重;不過為免令肥胖正常化,衛生署將沿用1993年的BMI作為指標。

疫情期間收集數據未見重大偏差

至於研究在疫情期間收集兒童生長數據,會否影響結果準確性,鍾偉雄說,團隊將今次得出的數據與疫情前比較,發現結果沒有重大偏差,相信相關數據合用。

他提醒家長,毋須急於更換新的健康小冊子,指現時已持有小冊子的兒童,到健康院或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定期檢查時,將獲發新圖表的活頁,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