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去年9月由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此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了重要部署,也在全國兩會中進一步闡釋了有關發展的方法論。生產力局表示,香港可先循工業方向發展,包括先致力發展「智能微工廠」,亦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增加與各地技術交流及協作,同時,為加快處理資助審批,局方擬在今年底至明年初推人工智能大模型(LLM)。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指,在本港地少的特點下,早已存在不少微型工廠,鑑於未來製造業將集中進行小量批次生產,庫存空間會進一步縮細,有需要將原有工廠升級為「智能微型工廠」,以增加空間利用的效能,相信通過運用機械人、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有助推動本地一條龍組裝、生產、出口的能力,估計有關轉變將變成未來發展新趨勢。
工業升級轉型或增商家成本 但相信貴得值
立法會議員、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指,升級轉型或會為商家帶來約1成的額外成本,但相信只要能夠增加生產效能,令客人願意增加消費,整體也是「貴得值」。他解釋,紡織製衣或普通消費產品最大的痛點在於存貨。「如一款T恤有10種顏色,並非每款都有好銷量,但訂貨時往往需要每款以統一數量下單,結果時興的款色通常很快售罄,但較不受歡迎的產品,卻減價也未必能夠去貨,若果科技升級,能夠協助商家精準地為銷量高的產品增加貨量,不好賣的訂少一些,此消彼長下,也有望抵銷升級轉型帶來的額外成本。」
陳祖恒提到,發展「新質生產力」或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阻礙,包括中美貿易摩擦、外圍地緣政治衝突、經濟發展不平均等,但相信在多重不穩定因素下,只要按照國家訂下的大方向進行,不斷「走位」和持續嘗試,去打破瓶頸,相信仍然能夠有效發揮香港自身優勢。
生產力局最快年底推AI大模型 輔助審批工作
畢堅文指,循微工廠概念發展之外,生產力局將持續推動傳統行業的升級轉型,及掌握一些高增值、有很多技術含量的範疇。生產力局作為本港政府資助計劃的秘書處之一,計劃於今年底至明年初推出AI生成式大模型(LLM),輔助資助計劃的審批工作,強調國際間目前未有政府機構利用相關技術,加入資助審批程序。此外,為吸引港商投放資金進行升級轉型,生產力局將向以低價向中小企提供解決方案。
人力資源方面,畢堅文提到,透過政府「高才通」來港人士投入工作進度快速,其中一位獲得工作機會的申請者,收到獲聘通知後4周已投入局方工作。他亦披露,去年有86位員工,由香港以外地區加入生產力局,當中,約15%來自東南亞及歐美國家,三分之一持有博士學歷、4成持有碩士學歷,其餘均持有學士學位,有眾多高學歷人士來港,反映香港是給予他們發揮空間的良好場景,有更多渠道讓他們進行創新研究工作。另外,生產力局即將設置展覽,介紹「新質生產力」及「新型工業化」相關資訊,包括展示真實案例。